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骑路逢集占道经营 堆放垃圾随意焚烧 部分县区环境整治出现严重反弹

拂晓报 2017-11-23 16:37 大字

本报讯11月21日,记者跟随市环境整治办公室督查人员,途经埇桥区大店镇及灵璧县娄庄镇等地,实地查看“三线三边”治理情况,发现部分地区存在整治势头减弱,参与意识弱化等问题,骑路逢集、占道经营,随意倾倒、堆积、焚烧生活垃圾等现象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

埇桥区大店镇:骑路逢集现象突出

流动商贩在主干道上随意摆摊、“店外店”经营到处可见、各类车辆乱停乱放……这是记者当日上午沿303省道来到埇桥区大店镇看到的一幕。

“遇到逢集的时候,路过这里的车辆只能像蜗牛一样慢慢移动,有急事赶时间都得绕道。”经常开车路过该地的刘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当地骑路逢集现象严重,流动商贩占道经营、车辆无序停放,严重影响安全通行,这里已经成为附近有名的“肠梗阻”路段。

“我们这里一直都是这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店镇的骑路逢集、出店经营现象是当地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面对记者的询问,附近商户大都表示,他们已经在这里经营很多年了,基本上没有人过问。“偶尔有检查的,躲个一两天就过去了。”同时,由于大店镇不少人从事粮食转运行业,主干道两旁还可以看到堆放的大量粮食和农用机械。

市环境整治办公室督查人员在检查中还发现,附近商家为了招揽生意,在节庆或者逢集的时候,甚至将十余辆机动车一起摆上省道销售。“披红戴花”的新车直接排列在省道上,长达十几米远,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不仅影响交通,也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灵璧县娄庄镇:垃圾乱堆情况严重

随后,记者又跟随市环境整治办督查人员来到灵璧县娄庄镇,发现这里的垃圾乱堆现象让人触目惊心。

“附近的垃圾都倒在这里吗?”“对,我们每天都是把垃圾倒在这里,堆多了就会有人派车集中拉走。”在娄庄镇黄圩社区,记者看到303省道旁堆放了大量生活垃圾,一位老大爷正将一桶垃圾倒在上面,于是上前了解情况。老大爷告诉记者,有时“要等好几天才会有人来把垃圾运走。”

那么这些垃圾究竟又运到了哪里呢?督查人员带领记者来到了位于该县343国道旁的一处垃圾堆放点。记者看到,大量生活垃圾随意堆积在一个三四米见方的水泥池附近,池内的垃圾还有刚刚焚烧过的痕迹。池旁大约不到50米的地方,还插着一块“此处严禁倒垃圾,违者罚款2000元”的牌子。

“周边的垃圾被集中到这里,由于无法运走,最后只能就地焚烧。”据市环境整治办公室督查人员介绍,由于灵璧县环卫系统至今没有实现市场化运作,清理运输能力十分有限,使得各处堆放的垃圾无法及时处理,造成了如今这种“先堆后烧”的局面。

针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市环境整治办公室督查人员表示,下一步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骑路逢集等专项整治活动,促进各地认真整改。同时强化督查力度频次,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完善常态运行,推进环卫保洁市场化运作,力促问题得到迅速解决。(本报记者)

记者手记

今年以来,全市“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心谋划,勇于创新,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效果,城乡环境日益改善,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为美丽宿州建设提供了良好环境。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环境治理是一项反复抓、抓反复的工作,当前的工作成效距离预期目标和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的差距。通过记者实地了解的情况,目前部分县区“三线三边”环境治理工作存在标准不高、监督监管松懈、整治势头减弱、参与意识弱化、宣传氛围变淡等诸多问题,骑路逢集、占道经营,随意倾倒、堆积生活垃圾等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弹。

究其原因,有的地方出现了松懈情绪、厌战情绪,满足于既有成绩,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导致工作力度减弱,治理成效出现了反弹回潮。有的地方没有“跳出环境治理抓治理”,没有将环境治理和村庄规划、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村民素养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导致环境治理工作标准不均衡,进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在发动群众参与、提升群众素养等方面做得不够,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得到真正发挥,一些好的经验、做法没有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东西固化下来。

但使青山绿水在,金山银山一并来。“三线三边”治理,既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复杂艰巨的长期任务,需要各地各部门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以硬作风来啃硬骨头,真正使得宿州大地实现村庄美、道路畅、环境优、百姓乐的可喜局面,不断改善城乡人居和发展环境,为建设美丽宿州作出更大贡献。

图①②③摄于埇桥区大店镇图④⑤⑥摄于灵璧县娄庄镇

新闻推荐

篆书成就非凡 邓石如书法艺术摭谈 孙永玉

邓石如书法作品邓石如一生专事书法篆刻,成就卓著,被誉为四体书国朝第一,在篆、隶、楷、行、草、篆刻等方面不但艺术成就高,而且做出的都是开创性的杰出贡献。邓石如篆书成就非凡。邓石如不同于当时极...

灵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