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颍淮文化精品展风韵

阜阳日报 2017-11-23 16:03 大字

[摘要]第三届安徽省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阜阳文博会开幕首日见闻

11月22日,第三届安徽省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阜阳文博会隆重开幕。图为艺术节现场。本报记者穆可亮摄

本报记者郭晓林 实习生 万琳

重1.6吨、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黄河澄泥砚,利用108斤鲩鱼制成长约1.8米的鱼拓作品,还有阜阳美术书法摄影展、宿州的灵璧磬石、江西的景德镇瓷器……11月22日,在第三届安徽省剪纸艺术节暨第二届阜阳文博会上,从阜阳市文化综合展区到外地市文化精品交流展区,从美术书法摄影展区到8个县市区特色展区,再到标准展区,5个板块展出的文化精品琳琅满目、各具特色,一系列文创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拍手称绝。

传统工艺老树新花齐登场

上午10时许,坐在颍州展区入口的剪纸传承人葛庭友,已与两位剪纸艺人创作了好几幅生肖作品。作为本届艺术节的主角,剪纸作品遍布特色展区和标准展区。据了解,此次共有30多家剪纸企业参展,展示作品兼具观赏性、实用性。位于标准展区的开源剪纸展厅内,横挂着一幅长约1.4米的彩色剪纸作品。“这件《阜阳四知堂》的作品,利用套染手法,融入了现代元素。”开源剪纸负责人肖淑勤说,传统工艺也要适应时代变化,不断创新形式。记者在展厅内看到,企业展出的折扇、包装盒、茶垫等产品,都烙上了剪纸艺术转型的印记。界首彩陶的实用性器皿、杜氏刻铜当代人物画像的器物、太和刺绣的配饰物件……传统工艺精品顺应时代、契合当代生活的转变,在本届艺术节的展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太和县金沙泥民间艺术彩陶坊负责人刘莉一边利用泥浆制作陶器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她制作的陶器既可观赏又可使用,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每月手工制作近百件,依然供不应求。

在花鼓灯表演热闹的颍上展区,通过剪纸艺术表现的《少相甘罗》连环画受到不少家长关注。“这个很有特色,既有故事性,又能欣赏剪纸作品。”在艺术节现场购买了大包小包物品的市民刘萍说,“希望这样的展览每年多办几次,让更多人了解阜阳的传统手工艺。”

文创产品引领美好生活

本届艺术节开幕当日,许多参观者被几台“卡邦小胖”机器人吸引,它们不仅可以详细介绍颍州区的参展情况,还兼具娱乐、教学、空气净化等功能。颍州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说:“这是我们招商引资企业带来的产品,希望通过展示这些高科技产品,吸引更多文化创意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阜阳考察投资。”

记者在展馆内发现,各地参展的文创产品已将科技与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如临泉县的农用无人机、新梦想科技教育的AR系列产品、颍州区的秸秆家具等现代科技产品。

一款款本地生产的科技产品,成为打开市民另一种生活模式的“钥匙”,令许多观展者称赞不已。“有些产品以前只在沿海发达地区见过,没想到家乡的企业也能生产。”市民刘先生正准备购买一盏由颍上企业生产的LED照明灯,“这盏灯除了照明功能,还可以用来净化空气,之前一直想买却没买到。”

在文化综合展区内,柳编展、图书展、文化旅游展、文化科技展等展品精彩丰富,观众川流不息。其中,作为首次参展代表入驻的媒体行业,也受到不少市民关注。在阜阳日报社展厅内,以图文形式详细展示的报社融媒体中央厨房,得到市委书记李平的肯定。

已连续举办两届的阜阳文博会受到了外地参展代表的称赞。合肥市省级非遗项目吴山铁字传承人郑书山说:“阜阳文博会的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广,我们都非常珍惜此次参展机会,通过第一天的展示交流,学习了不少阜阳文化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新闻推荐

“爱心走访”空巢老人

本报讯“奶奶这几天降温了,要多穿点衣服,以防感冒。这几天家里冷不冷?等天气好了太阳出来,一定要去外面多晒晒太阳。”杏花村街道灵璧路社区的工作人员小王日前来到辖区居民管奶奶家,亲切地向这位独居...

灵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