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宿州奋力争先 奏响发展新乐章工业强市 锻造崛起脊梁

安徽日报 2016-11-11 00:00 大字

[摘要]工业强市 锻造崛起脊梁

“推进工业经济新突破,锻造加速崛起的坚强脊梁”,宿州市第四次党代会以来,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奋力谱写出一曲又好又快的发展乐章。

首位产业“从弱到强”。工业是经济的核心,是发展的龙头,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发展快。

2014年初,宿州市启动实施“3111”工程,随即,一场培育首位产业的攻坚战在各县区、园区迅速打响。

与此同时,工业撑脊梁,园区作平台,招商为途径,项目当载体的“四位一体”内涵的充实,也为首位产业真正成长为区域战略性支柱产业提供指引。

今年1-6月份,宿州各县区、各园区首位产业企业共有482户,比去年增加146户,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39.6%。各县区、各园区首位产业完成产值355.65亿元,同比增长29.48%。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6户,实现产值889亿元。

新兴产业 “从无到有”。今年7月22日,宿州市首台植保无人机在宿马现代产业园区下线,有权威人士指出,这不仅填补了该市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方面的空白,也将对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架小小无人机,折射出宿州市近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的华丽嬗变。近年来,宿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瞄准前沿性新兴产业,云计算、石墨烯、3D打印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崛起。

2013年以来,在云计算龙头企业华为公司的示范带动下,阿里巴巴、亿赞普、科大讯飞等一大批国内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宿州,目前初步形成了电子商务、手机漫游、动漫渲染、生物医疗、大数据处理、智能制造6大云计算特色产业板块,同时申报获批安徽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今年上半年宿州市入驻云计算企业215家,完成云计算首位产业产值43.81亿元。

文化支撑 同创文明新风

9月22日上午,中国·宿州书画城项目签约仪式在宿州市举行,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是宿州市首个百亿书画产业项目。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初步形成以各级政府为主导、文化惠民为核心、文化设施为载体、文化产业为抓手的文化强市建设大格局,为建设创新型“四个宿州”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文化设施承载群众生活。宿州市加快构建和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公共图书馆6座、公共文化馆6座、博物馆4座、美术馆1座。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乡镇综合文化站 102个、省级农民文化乐园13个、公共电子阅览室125个、农家书屋1345个,并且在全省启动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建设,1188个行政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按时序推进。

文化成果滋润群众心灵。大型泗州戏《白居易》、大型梆子戏《城里媳妇乡下汉》入选2015安徽省“四个一”工程项目;大型梆子戏《平安是福》在全省巡演;《垓下绝唱》《平安是福》《惊梦》《警魂永铸》等优秀剧目先后在全国、全省巡演80余场;大型话剧《石乡党魂·柯增华》进京演出;市歌《大美宿州》唱出宿州人民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近年来,宿州市广大艺术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

该市把培育好人文化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选树了“最美孕妇”彭伟平、“诚信妈妈”李雪英等一大批好人,为公众树立了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据统计,仅在2015年,全市推出“宿州好人”44人,其中“安徽好人”上榜11人、“中国好人”上榜3人。

文化产业激活创新动力。发展文化产业,宿州市坚持立足自身资源,做好结合文章,培育特色文化品牌。灵璧县打造钟馗文化、楚汉文化、奇石文化的“三元文化”;泗县以大运河申遗成功为契机,大力发展运河文化;萧县弘扬阔笔写意的书画文化;砀山将梨花、民俗和招商融合一体,促进文旅联姻;埇桥区则擦亮中国马戏之乡的品牌,倾力打造中国孝文化之乡……

宿州市强化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以重大文化项目建设为支撑,增强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据统计,目前,该市共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上千家,从业人员约7万人。仅在2015年,全市基础文化产业实现产值约8亿元,文化旅游接待游客逾1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亿元。

新闻推荐

辅警下班抓飞贼

9月日晚,灵璧县公安局两名辅警赵光志、戴波闻警而动、顺线追踪,成功擒获一名飞车抢夺现行作案嫌疑人,其英勇行为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9月日,该局党委专门召开会议,对两名辅警进行表彰,并各奖励人民币...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