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宿州激发新动能 迸发新活力奋力在皖北振兴进程中闯出新路

安徽日报 2016-08-10 00:00 大字

聚精会神谋发展 工业兴市奏强音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宿州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不断深化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认识,着力推进去降补、加快调转促,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好于预期,基本实现了时间任务 “双过半”。回眸上半年全市经济发展,“稳、进、新、好”特征十分明显。

主要指标平稳较快增长,“稳”的态势在持续。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0.3亿元,增长8.8%,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为四年来同期最好位次。财政收入71.3亿元,增长10.1%,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5.6亿元,增长9.1%,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2015年以来首次进入全省第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29.1亿元,增长12.4%,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12604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5589元,同比分别增长7.4%、9.3%。实际利用内资582.5亿元,增长26%。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增长9.4%,居全省第八。指标增速普遍快于全省、好于预期,26项主要经济动态指标中有17项进入全省前列。就业形势稳,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2%,低于年度控制目标1.3个百分点。农业基础稳,夏粮再获丰收,总产238.4万吨。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进”的力度在加大。三次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由去年同期的21.3:43.7:35.0调整为18.0:36.7:45.3,一产比重首次降至20%以下,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一产,实现历史性突破,产业结构的调整符合未来发展方向。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50%。

转型升级势头良好,“新”的动能在成长。新产业迅速发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9.2%,高于全省5.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位。新主体快速增加,新增登记注册企业5122户。

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好”的因素在累积。财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比重达66%。工业效益有效提升,前五个月,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5%,高于全省6.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4.3%;四县一区对全市财政收入贡献率达63.2%,增速高于全市近10个百分点。有效投入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523.8亿元,增长14%,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2位;192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88.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0.3%。

今年以来,抓工业的共识在更大范围、更深层面不断凝聚。全市上下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抓工业、抓产业是大势所趋、是必经之路,必须持之以恒加快工业化进程,为发展创造动力、打造引擎,“工业强市兴县”已经成为必将继续成为全市上下发展奋斗的主旋律和最强音。

首位产业发展的基础更牢。各地首位产业优势开始显现、特色日益鲜明,埇桥区的纺织服装、家具板材,萧县的建材、化工,砀山的果蔬食品加工,灵璧的机械电子、食品加工,泗县的机械电子、品牌服装,经开区的生化医药,宿马园区的食品深加工、专用车及机械装备制造,高新区的云计算和智能制造,鞋城的鞋服产业都在不断发力,形成了各展其长、错位发展的良好态势。

项目的层次和质量有效提升。各地持之以恒推进项目建设,一批重大首位产业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同时,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的关联度不断增强。

一心一意为民生 脱贫攻坚有特色

“菜单式”培训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萧县立足实际,创新开展“菜单式”培训,通过到村调研、电话询问、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征集贫困群众的意见,摸清他们的意愿,找准群众培训需求,精准确定培训内容,列出贫困群众最“需用、急用、管用”的技术培训“菜单”,聘请相关专家按“菜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马井镇需要养牛技术培训,圣泉乡需要桃树种植技术培训,石林乡需要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这些都是萧县实用技术培训中群众开出的“菜单”,根据这些“菜单”,萧县扶贫办对“单”下“菜”,聘请相关专家教授采取集中讲解、实地参观见习、跟踪服务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手把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提升了自身 “造血”能力,拓宽了农民致富路,形成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局面。

“走出去、请进来”培训,推动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在***培训中,萧县坚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突出重点、打造特色”的思路,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培训模式,根据各乡镇产业特色,组织乡镇干部、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到山东、江苏和安徽省农科院、合肥大圩镇等地进行蔬菜、乡村旅游、葡萄等特色产业技术培训,现场参观,交流学习。同时,邀请浙江大学、苏州干部学院、潍坊市委党校的专家教授到萧县开办讲座,开展特色产业培训,促进产业扶贫取得实效。

“把脉问诊式”培训,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针对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增收难,缺少前瞻性、对策性、指导性建议的情况,萧县邀请浙江大学、苏州干部学院、山东潍坊市委党校、安徽省农科院等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成立了村集体经济专家顾问团。专家们多年从事农村工作研究,不仅具有高层次的理论水平,还具有丰富的基层服务经验,并在各自的研究和工作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顾问团成员定期到村调研走访,把脉问诊,结合村里实际开出“对症药方”,帮助贫困村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对贫困村农业综合开发、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高效利用和发展特色产业等重大项目进行科学论证与技术分析;为现代农业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和潜力产业挖掘提供技术支撑;为产业优化、技术引进、示范推广、技能提升等提供技术服务等,有力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多方联动,精准关怀。宿州市埇桥区西关街道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思路,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实施一系列帮扶救助措施,精准关怀计生特殊家庭,确保计生特殊家庭经济上享优待、生活上享照顾、精神上得关怀。充分利用社区宣传阵地,通过宣传栏、黑板报、文化长廊、电子滚动屏等载体,适时向群众宣传计生特殊家庭扶助政策。同时加强倡导呼吁,引起社会关注,动员全社会关心关怀计生特殊家庭,不断整合其他社会团体、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开展生活需求服务,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购物、打扫、理发、洗衣、做饭、洗浴等家政服务;开展医疗帮扶服务,定期上门开展义务诊疗和免费体检服务,向计生特殊家庭发放医疗救助爱心卡,为持卡人开放绿色就医通道,提供挂号、就诊、住院等优先优惠服务;开展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压力和苦楚,使其尽早摆脱精神抑郁状态,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开展连心抚慰活动,帮助他们建立与社会的正常联系,让他们相互取暖,相互慰藉,相互帮助走出心灵阴影。开展关怀关爱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对特殊家庭的生产帮扶、生活照料、司法援助等关爱活动,从生活、生产以及身心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呵护。

特殊家庭乐享“爱心套餐”。近日,埇桥区西关街道打造“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手段,以社区为依托”的模式,积极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生活、精神、养老、健康等系列服务套餐,让计生特殊家庭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组织街道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与计生特殊家庭结成对子,建立档案,根据不同家庭需求,进行上门慰问、电话问候、日常生活探访,为计生特殊家庭提供亲情牵手、结对帮扶、精神慰藉、生活照料、联谊交流、健康关怀等方面的个性化亲情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组织医疗志愿服务队深入计生特殊家庭开展免费医疗健康服务,定期开展健康养生知识讲座,提供健康咨询和免费体检等服务。经常邀请计生特殊家庭参加社区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走出小家融入大家。积极开展“手拉手,心连心”爱心互助活动,让他们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西关街道提供的“爱心套餐”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计生特殊家庭的多样需求,让计生特殊家庭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他们找回了生活的快乐和希望。

“五送”活动受到群众点赞。灵璧县以提升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发展能力为导向,深入基层开展“五送”活动,受到群众点赞。送技术解“难”。帮助计生特困家庭发展日光大棚反季节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栽培,蛋鸡、生猪养殖等;利用农闲时节,邀请县农业、畜牧部门的专家到村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群众增收致富能力。送关怀解“困”。组织县、乡镇干部及企业爱心人士深入村组,与困难计生家庭、计生特殊家庭、空巢老人等结成对子,开展帮扶济困活动。送政策解“惑”。深入各乡镇、村开展计生政策法规宣传和调查走访活动,对育龄群众进行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宣传,为群众释疑解惑。送文化解“愚”。县计生协会将计生政策、免费孕前优生项目等知识编成相声、小品、戏剧、琴书等地方文艺节目,通过民间艺术团,深入农村巡回演出。送健康解“疾”。组织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利用村级人口学校、文化活动中心举办妇幼保健讲座等活动,定期进村入户为育龄群众发放药具,为留守儿童、计生特殊家庭老人、空巢老人进行健康检查。

狠刹歪风不手软 酒桌整治见成效

8月5日,宿州市纪委、监察局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6年上半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纪律审查工作情况和全市各级查处“酒桌办公”、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等典型案例的情况。自6月中旬起,宿州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聚焦“不请客吃饭不办事”、“请客吃饭乱办事”等“酒桌文化”陋习,上下联动,同频共振,重点推进,目前已取得了明显进展和阶段性成效。

“‘酒桌办公\’专项整治,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有力回应了社会和群众关切,也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加大治理力度,违规公款吃喝等问题有了明显好转。但随着反 “四风”的不断深入,享乐奢靡问题已改头换面。特别是各种名目的“酒桌办公”之风,严重影响了党委和政府的形象,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风民风。为此,该市强力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狠刹“酒桌办公”歪风陋习。

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宿州市及时制订印发了“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成立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协调推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各地各部门按照省、市要求,细化责任,落实方案,迅速启动。市直有关单位组织所属党员干部签订了拒绝 “酒桌办公”公开承诺书。领导小组从市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等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对市直单位今年以来公务招待情况进行 “拉网”式核查;并将专项整治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考核内容,对落实不力的予以问责。

“九个严禁”铁规发力。严禁在公务活动中饮酒;严禁工作日早、中餐饮酒;严禁在节假日、休息日值班期间饮酒……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该市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 禁止在公务活动中饮酒的通知》。通知提出的“九个严禁”,涵盖了重点治理的7类“酒桌办公”情形,明确了适用对象,细化了具体规定,突出了问责处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此同时,全市各地借助报纸、网络、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对专项整治广泛宣传发动,对“九个严禁”进行详细解读,引导社会与网络齐声发力,营造出专项整治强大的舆论氛围。市领导小组还在市直主流媒体上公布了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明察暗访“剑指”沉疴。专项整治中,各地加大督查、暗访力度,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对明察暗访和线索移交中发现的“酒桌办公”问题,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13个督查组,对市直92家单位和城区较大的酒店进行全面排查;组成3个联合检查组,深入市区30余家酒店进行明察暗访。各县区采取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对辖区的乡镇食堂和酒店进行了暗访。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截至目前,该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查处“酒桌办公”问题9起,18人受到处理,其中,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各地正以有力有效的问责推动专项整治工作扎实开展。

“‘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需持续发力,深入推进治本,建立长效机制。 ”该负责人说,目前,宿州市已修改完善了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各地各单位公开了上半年“三公经费”使用情况。与此同时,还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建成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从制度机制上探索对权力运行的监督,防范“酒桌办公”问题。

新闻推荐

中央主要媒体持续聚焦安徽省改革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宛轩)8月以来,中央主要媒体继大篇幅、长时段、集中式推出安徽省“调转促”、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相关报道后,再次将新闻报道触角聚焦安徽,深入挖掘安徽省各领域各行业在改革发展中涌现出的...

灵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