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护航绿色乡村振兴路
本报讯近日,记者驱车走在埇桥林长制示范先行区,数百条杨树林带纵横交织、绿链连网,铺就通达粮食安全的“生态轨道”;数百家杨木加工企业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处处演奏着“乡村振兴曲”。
林长制改革启动以来,宿州市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林长制改革的体制机制、目标任务、实施重点和推进措施,重点实施四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十大示范工程建设,大力推进砀山县、埇桥区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建设。目前,全市共设立四级林长4247名,实现林业资源网格化管理。同时建立林长制“五个一”服务平台,健全巡林提醒、巡林日志和巡林登记制度,加强督查督导。2020年以来,市、县、乡三级林长巡林1891人次,解决涉林问题2677件。
依托现有资源基础,发挥区域林业生产优势,着力培育四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黄河故道特色经济林示范区,在萧砀黄河故道沿线大力发展酥梨、葡萄、苹果、桃、杏等优质水果,建设面积不低于100万亩的黄河故道特色经济林示范区。萧埇石质山攻坚绿化示范区,对萧县东南部和埇桥区北部山脚线以上未绿化荒山全面造林绿化,加大补植补造力度,建设绿化提升山林面积10万亩左右。埇桥绿色家居产业示范区,建设覆盖顺河-符离-汴河木材加工产业带、区内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骨干企业不低于100家,辐射带动周边企业不低于300家,直接从业人数不低于5万人。新汴河平原防护林示范区,在新汴河流经的埇桥区、灵璧县和泗县平原区,建立起树种结构合理、防护效益明显、林网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覆盖三县区80%以上乡镇。
通过全面推行林长制,宿州市城乡生态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十三五”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人工成片造林45.89万亩,建成国家森林城市1个、省级森林城市4个,省级森林城镇50个、森林村庄282个,国家园林县城2个。林业产业效益逐年提高。2014年以来,宿州市连续6年林业总产值居全省首位,2019年实现林业总产值648.5亿元。埇桥区被评为中国杨木产业示范区,“砀山酥梨”获中国驰名商标。林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林权配套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重点公益林补助标准提高,森林保险在全市实现“公益林全保,商品林应保尽保”。
宿州市将着眼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质量推进林长制改革。加快“数字林业”“信息林业”“智慧林业”建设,重点加强淮河一、二级支流湿地生态修复治理,统筹构建湿地上下游生态空间。推动林长制改革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农村“四旁四边”绿化提升行动,推动农田林网建设和断网补植,加速推进薄壳山核桃等林业产业发展。
(林缘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11月25日,位于安徽省砀山县的一号梨园,开启了一场特殊的比赛——酥梨种植挑战赛。双方选手不一般,一方是砀山酥梨的传统种植...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