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民爱戴的“戴茅草”

菏泽日报 2021-12-08 09:29 大字

“戴茅草”姓戴名伟,字道夫,号西衢,明朝嘉靖年间郓城县程屯镇肖何亭村人。

戴伟幼小丧父,母亲吴氏贤惠善良,知书达理,好善乐施。戴伟在母亲的影响和教育下,为人忠诚正直,勤奋好学,于嘉靖丙午年间考中举人,后科考中进士,皇封安徽省砀山县令。

戴伟在任砀山县知县期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官清正,政绩卓著,颇得百姓拥戴,被誉为“戴青天”。

戴伟上任之时,砀山县内土地荒芜,茅草丛生,一片凄凉景象。老百姓面黄肌瘦,衣衫褴褛,逃荒者不绝于道。看到这些,戴伟忧心如焚。他一不拜上司,二不拜乡绅,立即到乡村察看民情。他跑遍了全县的所有村寨,访问百姓数千计。原来,这砀山县土地瘠薄,到处是飞沙,加之官府只知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致使田地失耕失种,颗粒无收,茅草长得比人还高。但通过调查得知,飞沙之下本是淤土,如经深翻,可以改造成良田。

戴伟摸清了情况,上书朝廷,要求减免该县赋税,放粮赈济百姓,帮助恢复生产。可是,皇帝对戴伟的奏章置之不理。无奈之际,戴伟决定用自己的俸禄和家产来帮助砀山老百姓。他飞马赶回到家乡,向老夫人申述了砀山县情况和自己的打算。老夫人是位深明大义的热心人,对戴伟的想法大加赞赏,极力支持。于是,把家里能变卖的东西都换成钱,全部交给戴伟救济砀山县的百姓。

戴伟回到砀山县,马上召集亭、里、保、甲长商议,安排清除田间的茅草,变荒地为良田。为了激发众百姓刨茅草的积极性,他布告全县百姓,凡开荒刨得的茅草,县衙一律按价收买,三个铜钱一斤,称完后茅草返归百姓,可以运回家里储存,到冬季饲养牲畜。谁开的荒田谁耕种,免交赋税一年。

布告一贴,很快传开,于是全县百姓欢声雷动,无不下地刨茅草。原本流落他乡逃荒要饭的,也都闻讯纷纷归来。从此,荒凉萧条、死气沉沉的砀山县又有了生机。

经过一冬一春,各家各户都刨出一大堆茅草,开垦出大片荒地。良田已达到全县土地一半以上。戴伟欣喜之余,又面临新的难题。百姓所得的茅草钱虽然可以糊口,但却没有钱买种子,再加上地广人稀,还要每100亩地配备1头耕牛。

于是,戴伟二次返乡,卖良田150多亩,卖房子40余间,在郓城县设收购站,收购农作物种子、购买牲畜,之后用铁轮大车运往砀山县。此后,从郓城至砀山县300多里的官道上,一时间车来车往,络绎不绝,成为人人称道的一道风景。

经过深刨茅根,砀山县的飞沙地变成了二合土、蒙金地。到了秋季,高粱红、谷子黄、棉花白,取得了大丰收。只用了一年,百姓的温饱问题就得到了解决。第二年,继续开垦荒地,精耕细作,又获得了好收成。第三年,出现了大治局面。

戴伟对百姓慷慨解囊,自己却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过年过节从不吃肉,自己在衙门里面开垦一片地,种上萝卜腌成咸菜,一日三餐拌饭。

砀山县的百姓无不感激戴伟。为纪念戴伟开荒刨茅草之事,敬送外号“戴茅草”,并赠送金匾一块,上书“民之父母”四个金字。

戴伟在砀山县后期,曾有两次升迁机会,但老百姓城门挂靴,跪衙抱腿,泣不成声,苦苦挽留,使其不忍心离去。他爱砀山县的山山水水,爱砀山县勤劳善良的百姓,与砀山县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两次上书朝廷,谢绝了“顺德府通判”的职务,在砀山县做知县20余载,直至告老还乡。

后来,砀山县老百姓自发修建“戴茅草”亭,立石刻碑,永世纪念。魏建国

新闻推荐

多彩非遗文化宿州

11月29日,埇桥区三八街道杨庙社区组织居民来到市非遗展览馆参观游览。市非遗展览馆由市文旅局与宿州新华书店联合筹建,展馆...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