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大力推进特色产业扶贫

拂晓报 2018-09-12 15:39 大字

本报讯 近年来,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立足实际,深入走访贫困群众,多方征求老党员、村民代表意见,确定了“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特色种养殖产业的扶贫发展思路,取得显著成效。

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引导有意愿的贫困户种植白芍、无花果、梨树、桃树等和养鸡、狗、羊、鸽子等特色种养殖产业,有力激活增收潜力。目前,辖区发展特色种养殖96户,其中贫困户达78户,种植业项目 6 个,桃树42亩,梨树51亩;养殖业项目达 4 个,其它项目5个,其中养殖土鸡有12家14万多只,养羊有40户360余只,养鸽子8户400余对800多只。

加强技术培训。扶贫工作队详细了解贫困户在种养殖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聘请2位果树专家进行桃树、梨树种植技术培训;邀请植保、肥料、中药材专家5人次深入村和田地,有针对性地讲解病虫害防治、中药材栽培、配方施肥等技术服务和实地指导,组织了50多位村民到砀山、萧县等地进行观摩学习。初步统计,今年园区协同区人社局、农机局、商务局等举办各类培训班5场次,培训贫困人口150余人次。

实现产销对接。为了让种养殖产品有销售出路,扶贫工作队跑市场及食品加工企业,为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牵线搭桥,推动村企互动。与符离集烧鸡厂、园区食品加工企业及中草药批发市场对接,采取贫困户种养殖、加工企业统一高价回收的模式,解决贫困户产品销售之忧,实现产销对接,提高产值效益,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带动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达1300余元。(尹涵霏 本报记者 刘金明)

新闻推荐

分宅基地兄弟反目民警登门悉心劝和

为争夺父母遗留下来的宅基地,两兄弟不顾亲情,竟然多次互相吵骂。8月28日,砀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经过连日登门劝和,成功...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