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难倒厂家的故障他塞张废纸搞定

安徽商报 2017-09-23 10:28 大字

崔玉顺

进入江淮汽车集团工作9年后,32岁的崔玉顺在上半年获得了“岗位成才员工典范”的荣誉。在车间里,他只要走到机器旁边听一下、敲一敲,就能很快判断出设备出故障的位置,排查出原因,他曾经和同事在一天时间内解决了长期困扰生产线设备使用的导轨故障问题。

1985年出生在砀山的崔玉顺,选择进入汽车行业工作,与父亲有关。小时候,崔玉顺的印象中,最喜欢的就是爸爸跑运输回来跟他讲各种所见所闻,不过相比于这些外界的见闻,他更喜欢坐在他家运输卡车的驾驶位上手握方向盘,而且打小就比其他孩子对发动机结构、机械了解得更多。

对于崔玉顺来说,走上工作岗位让他真正开始接触一线的机电生产设备。从装备工到数控操作工,再到机电维修工,轻卡车间的设备在他心里就跟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好学的他,一边请教车间里的老师傅,一边翻资料,一边在生产时摸索实践,很快就成为车间里掌握一手技能的年轻人。

车间里有3台大型压力机、6台数控冲床,还有两台50吨的行车,崔玉顺挨个都操作过,十分熟悉。所以,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他能够快速找到症结所在。

车间里有台设备上的导轨,每过一两个月就会坏,严重影响生产进度。一般情况下,都是用备用材料替换,但换上后还是继续出问题,甚至一天内车间为了解决问题要将设备拆装好几次,费时费工。崔玉顺和工友们决定解决这个顽疾,他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原先设备上的1.5米长的导轨板被设计成五段,材料强度等也不能满足设备长期运转的要求,用过一段时间后这五段就会磨损,时间再长一点就会出现偏离等问题,导致设备不能正常使用。

于是,他和工友花费了几天时间试验了各种替代材料,最终找到一种材料抛光处理后做成1.5米长的两段,安装在原先导轨部位,一天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长期困扰车间生产的技术难题。

还有一台数控冲床在使用几年后反复报故障,厂家多次派人来维修但故障依旧。崔玉顺接手后,依靠多年的经验和实践判断出问题所在。同事的描述是:“他拆开电机,将一张废纸对折了几次塞进编码器的缝隙里,冲床就好了。”

好学、勤练、钻研,让崔玉顺获得了丰富的技能和经验。线体时间监控装置、电动门断电自动开启装置、电子油门踏板试验台……一项项技术创新出自崔玉顺之手,他的名气在车间和公司中也就顺其自然地传开了,成了小有名气的技术能手。今年上半年,他获得了江汽集团“岗位成才员工典范”荣誉称号,这是一个针对生产一线做出突出业绩和贡献员工的认可和奖励。

记者郜征 文/摄

匠人说

从装备工到数控操作工,再到机电维修工,轻卡车间的设备在他心里就跟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

新闻推荐

齐白石:水墨人生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砀山,生于湖南湘潭。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齐白石是近...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