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砀山薛楼工业园推进孝道建设助力脱贫帮乡村寻回“遗失”的孝心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07-07 11:02 大字

■ 本报记者 王逸群

73岁的贫困户张晓亮决定给自己买一身新衣服。 6月30日上午,他和老伴儿起了个大早,往里衣口袋揣了200块钱,骑着电动三轮车,往砀山县薛楼工业园神湖社区小屯集赶去。

一路上,他不时摸摸装钱的口袋:钱是从大儿子打来的1000元里刚取的。想着在园区“孝道扶贫工作组”努力下,儿子头一回给自己打生活费,他心里美滋滋的。

这也是张晓亮第一次自己掏钱置办新衣。在集市的小摊前,他左挑右选了好一会儿,才买了三件东西:一件蓝色条纹的T恤衫、一条黑色的皮带和一双单鞋,总共130元钱。

隔了两天,在自家门口的村道上,穿着新衣新鞋的老张瞧见扶贫工作组队员,老远就扯着嗓子招呼:“感谢你们!来,进家喝两口水再走。 ”

乡村孝道文化有缺失

孝道扶贫工作组副组长薛义赞见过很多像老张一样被子女 “忘记”的贫困老人。根据园区的摸底调查显示,全村831户贫困户中,子女有赡养能力的占623户,但其中近一半的老人都得不到应有照料。

“老人没有劳动能力就没有收入来源,子女又不给生活费,自然成了贫困户。”薛义赞觉得,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民对国家的扶贫政策产生了依赖心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乡村传承千年的孝道文化“丢了”。

“我举个例子,神湖社区的一个贫困老人,老伴半夜犯病,家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没人问。后来是邻居给拉到社区医院。老人到医院又给嫁到邻村的闺女打电话,你猜他闺女怎么说?她说要是俺娘真不行了俺再来。”薛义赞心里就像堵了块石头,“咋能这样,谁没个老的时候? ”

乡村孝道的缺失成了他的 “心病”。今年4月底,趁着园区召开扶贫研讨会的机会,他主动上台发言。 “老人为什么会变成贫困户?得让年轻的娃娃们尽到照顾老人的义务,按年给老人打生活费!不能全部丢给政府、丢给社会。”这个在园区司法所退休的老人建议,村民可根据各家的情况和经济能力,每年给予老人1000元至3000元不等的生活费,“而且要让子女签‘协议书\’,这样才有法律效力。 ”

他的建议获得了在场所有人的认可。开完会第二天,由园区司法所、信访办、综治中心抽调的共计12名工作人员组成了“孝道扶贫工作组”。贫困户子女签订赡养协议

因为工作需要,“孝道扶贫工作组”分成四个组,以园区所辖四个社区的负责人为主导,从5月初开始,分批次入户宣传督促“赡养老人协议书”的签订。可刚开始推进,他们就碰了钉子。

根据园区规定,子女在家的,必须当面签订协议;子女外出打工的,必须电话通知到人,由其本人委托他人签订协议。“子女在家的还好,不在家的可就难啦。”在清河社区,支部书记当着工作组成员范西荣的面拨通了贫困老人儿子的电话。 “我打不打钱还要你们问?协议我是不会签的!”也许是觉得“丢了面子”,村民的语气很不耐烦,匆匆挂断了电话。

“后来我们只好找社区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给他打电话,又是讲形势、又是解释政策,说了好久他才同意让人代签。”像这样的情况,范西荣他们遇过很多回,但还是变着法儿把村民的工作做通了。最终,623户老人的子女全部签订了协议书。为了督促他们尽快支付赡养费,工作组又特地做了“文明孝顺之家”的牌子,“钱打到账上了,这牌子才能挂。 ”

如今,这个红彤彤的小牌子已经在200多户贫困老人的屋里 “安了家”。对于许多老人来说,他们也得到些许精神上的安慰。在神湖社区贫困户薛义友家,他从堂屋的抽屉掏出存折向记者展示儿子才打来的3000元钱。 “以前他在外地打工,一年也就联系一次,现在隔几天就来电话问问,关心俺身体好不好,有没有按时吃药,还让孙女常来看俺。 ”说起子女态度的转变,这个74岁的老农眯着眼嘴角微微上扬,“这比给钱更让俺舒坦! ”

“老人们得到了比钱更珍视的东西。”回顾推进工作的历程,范西荣觉得自己也很受教育。 “以前总拿忙做借口,没时间照顾俺爹俺娘。 ”他说,现在即使再忙,也会每天准时到父母家,亲手给他们做顿热乎饭。

让孝道在娃娃心里扎根

工作推进到这个节骨眼上,薛义赞又冒出新的想法:“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针对贫困户,非贫困户也得跟上,而且要从娃娃抓起。 ”他琢磨着,在学校给孩子们办几次关于孝道的课外讲座,让他们从小就树立“百善孝为先”的观念。

前些天,在村民赵志宽家,薛义赞就看到令他欣慰的一幕:赵志宽的小儿子从山东菏泽回家探亲,各种各样的保健品、低糖零食拎了整整几大袋子。他四岁的小孙子看着眼里直放光,紧紧攥着袋子不撒手,却被大孙子拉了回来。这个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像模像样地教育自己的弟弟:“这是给爷爷吃的!”清脆的童声从农家小院里飘了出来,激起阵阵蝉鸣。

新闻推荐

砀山县“四着力”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环境

本报讯近年来,砀山县按照省、市相关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整合优化县域创新创业资源,以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优化县域创新驱动发展环境。着力搭建创新平台。该县依...

砀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砀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