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文艺绿”的张秀云

安徽商报 2016-11-13 00:00 大字

水边的女子有灵性,山里的女子也有灵性;江南的女子有灵性,淮北的女子亦有灵性。

张秀云出生在淮北大平原砀山县农村。她照样有灵性,而且灵性十足。这是我最近看她的散文集《一袖新月一袖风》得出的结论。

“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这是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

人往往是这样的。都喜欢以自己的所长相轻别人的所短。但是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以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那就是羡慕、惭愧和自卑。

我实在是不敢同她这些文章相比较的。她的这些短文我写不出来,我相信有许多人写不出来。这就好,这就多了一份新鲜的散文样本。

我陆续将张秀云的散文读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读她的散文不能着急。每天也只是读两三篇。读她的散文你很高兴。你非常有兴趣地去读,因为她写得很好。你觉得这样的阅读是一种学习。

我在《凤仙情》《赠之以芍药》《文艺芭蕉绿》《韭菜花开》《凌霄凌霄》《唯美杜鹃》《花椒》等散文后面都加了注。有的仅一个字:“好!”,有的稍多,比如在《丝瓜心》的文后,则注上“写得真好。慧心,慧心。”而在《豌豆》的末尾,则写上:“一个坐在淮河大堤上看豌豆花的姑娘。”在《凌霄凌霄》的文后呢,却写了一段:“写得好。她的每一篇文字都写得好。文字清秀且瑰逸,语言绵密而淡雅。见解亦别致。”

张秀云曾对我说过,她特别迷恋唐诗宋词,喜欢听古典音乐、听戏,喜欢植物。这是她的底色。她的散文里有诗的精神。有些词句令人伢异。她比喻妇女采花椒被刺着了,是“指头开花”,这是巧思呢。她说她喜欢凌霄花,初见惊艳又忐忑,如古寺中的小和尚初见乡下少女。她特别不喜欢松柏,经她一说,我也顿觉松柏刻板、古旧,没有生气,人们还故意拔高它,无端令人生厌。她比喻为嫂嫂拉了掉河里的小叔子,要砍断胳膊才安心。她对芭蕉开花前极尽赞美,可花谢结出果实,即如拖儿带女的妇女,因此她永远喜欢芭蕉开花前的“文艺绿”。阅读这些文字,我必须用笔圈圈点点,因为比喻新奇生动,令人欣喜。

张秀云写的这些植物、花草、昆虫、诗词和风土人情,看多了,也发现了她的一些基本方法。她是将童年经验、生活记忆、人文知识、诗词典赋和趣味情致,揉合在一起,写得闲,写得静,写得从容。

原来看周作人的散文,周先生曾说过一个笑话:

一个仆人送主人赶考,见主人老不出来,问乙仆道,一篇文字有多少字,答说,大约三四百字吧。甲仆着急道,难道我们相公肚里没有这些字,乙仆道,你别急,他肚里有是有,就只是一时拼凑不起来罢了。

我读张秀云散文,她不仅肚子里有,而且化得开,写得自然,娓娓道来,毫无做作之感。

这样的文章,写一两篇可以。写一本书,就不容易了。

我对这本书的阅读是长期的。等它印出来,我还会时不时地翻一翻的。因为读这本书是愉快的,亦是我自愿的。

好,我就不在这里饶舌了。从现在开始,你自己看吧。

新闻推荐

宿州市:打造未来农业“样板”

■星级记者张玉芳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在农业发展中抢占先机?宿州市市长史翔说:“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之魂”。宿州市是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该市创新科技手段运...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