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营经济砀山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李艳龙

拂晓报 2016-10-25 21:36 大字

◎核心提示:

近年来,砀山县进一步创新思路、优化环境,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2012年度,该县共有个体工商户18103户,注册资金30002.4万元,从业人员28360人;私营企业1348户,从业人员40135人。农民专业合作社1776户。规模以上非公工业企业184家,工业总产值140亿元,增长22%,过亿元企业34家,非公经济占GDP70%以上;2012年度民营经济税收2.241亿元,增长28.7%。2013年第一季度新增私营企业10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79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5亿元。在建项目46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29个,在建亿元以上项目7个。行业主要分布在种养殖、果蔬加工、板材加工、房地产、纺织、交通运输及商贸等行业。民营经济已成为促进该县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

区域性经济发展显现 行业领域不断拓宽

●区域性经济发展显现。该县民营企业由过去的星星点点、星罗棋布,发展到现在的朝着专业村、专业市场和农村产业化的块状经济园区以及工业经济园区发展。如砀山经济开发区、城西民营工业集中区、薛楼板材加工园、周寨张老家板材加工园、玄庙新型乡村工业园、李庄新型乡村工业园等初具规模。

●行业领域不断拓宽。该县个体工商户从以前的小商小贩已走上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品牌加盟和连锁经营等专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方向。个私经济涉及的行业也逐步向房地产开发、生态旅游、社区服务、中介信息服务和供水、路桥建设等公共事业领域投资和发展。此外,农村个私经济发展活跃。该县从事种植、养殖、中介服务、交通运输、板材加工等产业的经纪能人不断涌现,全县农村个私经济发展热情空前高涨。

●内部管理水平和品牌意识逐渐提高。随着国企改制和招商引资企业的入驻,带入新的经营机制和管理理念,该县私营企业公司结构和内部管理日趋规范,商标和品牌意识日渐浓厚。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商标申请量逐年增多。

●民营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民营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全年营业收入超5亿元的民营企业有2家,超过亿元的有61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18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3.6亿元。全年完成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75.4亿元,增长33.4%。

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产业层次偏低

虽然砀山县民营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民营经济整体发展滞后,仍存在一些问题:

●民营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不高,发展水平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县存在总量偏小、实力偏弱、产业层次偏低现象。2012年,砀山县民营经济增加值仅占全市总量的 11.8 %,全县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的仅有61家,超5亿元的仅有2家,超10亿元的一家都没有,这些指标都少于全省其他县区。

●发展方式粗放,产业层次偏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大多处于产业链初端。该县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链条短,处于产业链中下游,增值能力低,抗风险能力差。产业集聚程度不够,集而不聚,缺乏产业的统筹规划。

●“用地难”、“融资难”、“用工难”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该县资源环境约束紧、节能减排等压力越来越大,用地供需矛盾加剧,土地征用报批难,受土地指标、拆迁征地等因素影响,一些在谈和签约项目落地难,不能及时开工建设,影响投资商的热情。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部分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企业资金周转难,融资困难,扩大再生产能力下降。招工难,留人难,同行业间相互竞争熟练技术工人的现象普遍,特别是果蔬、纺织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季节工更难,影响企业发展。

●民营企业的投资环境及经营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职能部门习惯于当“婆婆”,管的多,服务少,书面强调的多,真正落实的少,不按政策办事,或多或少地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办事效率低,致使一些项目落户后进展缓慢。

推进平台载体建设  加速民营经济发展

为再掀全民创业热潮,该县科学制定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到2017年,民营经济占GDP 比重达到80%以上;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其中民营企业达到4000户以上、个体工商户2600户;力争民营经济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到2020年,民营经济规模进一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占GDP 比重达到90%以上,使民营经济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成为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会议精神,该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创新创业创财富,采取得力措施,着力抓好三项工作,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和市场主体发展。该县强化实体经济、产业政策导向,倡导企业坚守实业求发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倾力拓展工业园区,形成民营经济发展产业集群,打造水果加工强县、皖北板材家具产业基地、畜禽加工产业基地等,将工业园区培育成为发展速度最快、发展后劲最足、发展活力最充沛的重要增长点。将“企业帮扶”活动常态化、经常化,构筑起县镇两级帮助、服务企业的立体帮扶网络,做大现有企业,巩固民营经济基础。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更多人当老板,实现创业致富;坚持“以大带小”发展思路,通过规模企业、特色产业辐射带动微型企业发展;分类指导,对初具规模、管理规范的个体工商户,积极引导升级成为小微企业、促进发展壮大。

●加强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指导和政策支持,认真落实好各项发展政策。该县成立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企业减负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完善制度、加强统筹协调,力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出台《砀山县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细则》等一系列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文件,进一步推进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信用担保贷款体系,为30多家民营企业申报省、市专项扶持资金,调动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此外,该县还着眼于推动科学发展,从三方面抓好政策落实。一是落实好“低门槛宽准入”政策,着力破解“投资难”。二是落实好“财政帮金融扶”政策,着力破解“融资难”。三是落实好“企业减负、帮扶服务”政策,着力破解“盈利难”。

●全力打造好“六大环境”,推动民营经济的新发展。该县大力创造发展环境,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效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把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切实改善政务环境,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做到帮助不包办、帮忙不添乱、帮扶不索取。营造良好舆论环境,形成理解、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着力完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进一步健全法制环境,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砀山投入1.3亿元改造农村路桥

本报讯  砀山县把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修建作为一基重点民心工程来抓,今年将投入1.3亿元对农村公路和农村危桥进行改造,目前全县农路农桥改造工程正在紧张有序进...

砀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砀山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