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包村小民警撑起平安农村大蓝天——宿州市公安局“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综述

拂晓报 2014-11-18 22:00 大字

省长助理、省公安厅厅长李建中视察宿州市警务室建设工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祁述志检查指导宿州市“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2013年12月13日,全市公安机关“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推进会召开,这标志着“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在宿州大地全面展开。泗县公安局依托民意访评系统,实现“民需警应”良性循环,做实做强“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埇桥分局从去年10月中旬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警务工作模式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灵璧县公安局以加强派出所基层基础建设为切入点,以提升农村地区治安防控能力为抓手,进一步延伸公安工作的根基和触角。砀山公安局包村民警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社情民意,调研治安热点,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将工作落到实处。开发区分局包村民警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新举措,强化“打防管控”,有效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宿马分局包村民警突出抓好基层工作,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积极为广大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促进警民和谐。萧县公安局包村民警与群众交朋友,加强交流和沟通,主动为群众服务,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近年来,随着宿州市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财、物流动的不断加剧,加上警力严重不足,宿州市农村治安面临日益严峻的形势。为切实解决驻村警力不足,不断提高群众的见警率、安全感和满意度,市公安局针对宿州市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且警力不足的实际,结合“重在持续、稳中求进、实干实效、奋力争先、确保稳定、服务大局”的24字工作基调,从加强农村警务战略建设和夯实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角度,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市实际,全面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警务模式。从机关选派民警派驻到各乡镇农村警务室,确保每个行政村都有一名民警负责开展工作,为全面加强宿州市农村建设和维护平安农村吹响了新的号角。

广招辅警——实现农村警务全覆盖

为切实解决宿州市警力不足的问题,2012年7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公安机关招录辅警工作得到顺利开展。按照“政府出资聘用,公安管理使用”的原则和人口万分之十五的比例,在全市范围内广招辅警。经过层层选拔,严格考核,目前已招录9636名辅警,经过岗前培训后,5809名辅警充实到了基层派出所,占辅警总数的60.3%。

为主动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严密农村社会面防控,确保农村地区社会稳定,在全市辅警招录工作完成后,市公安局迅速强力推进农村警务室建设。各县、分局严格按照市局的要求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了警务室,全市共建警务室1280个,实现了农村警务“全覆盖、零死角”的目标,为“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警务室硬件设施的建设和辅警人员招录到位的基础,使“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得以顺利展开。由此,警务创新的试点工作在埇桥分局首先拉开帷幕。2013年10月,在这个丹桂飘香的季节里,埇桥分局党委按照市公安局党委的指导思想,精心谋划,周密组织,迅速将190名机关民警投放到全区每一个行政村里,开始了“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的创新之举。为了让包村民警尽快进入角色,埇桥分局举办了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班,针对“六大员”、八项具体任务、进村“六必做”、入户“六必问”等应知应会的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同时,埇桥分局还编印发放了《“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手册》,有力地提高了包村民警开展农村警务工作的实际能力。埇桥分局“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强化措施——开创农村警务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广“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2013年12月13日,市公安局在埇桥分局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归纳,迅速在全市推广。将该项工作纳入市公安局重点工作,纳入市公安局机关联系工作制度中和市公安局民意访评系统工程,通过“民意访评中心”,搭建“民意访评系统”平台,科学真实地搜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警务跟着民意走”的良性循环。

市公安局坚持“高标准规划当前,规范化谋求长远”的原则,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警务保障、督导考评、工作衔接等保障机制。努力实现“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将“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纳入“平安建设”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总体规划中,在政策上全力倾斜,在经费上足额保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切实形成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工作格局。积极为包村民警提供坚实的人力、物力保障。从政工、纪检、装财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考核办,建立“以网上考、群众评为主,实地暗访、检查台账为辅”的综合性考评体系,严格兑现奖惩。针对派出所、包片驻村民警、包村民警、辅警、村委会等单位和人员,市公安局专门做出了相应的对接规定和要求,为包村民警提供工作衔接等相关保障,强化业务指导。

各项保障机制的建立健全,为包村民警解除了后顾之忧,广大包村民警很快实现了角色转换,带领驻村辅警紧紧围绕农村警务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职责任务,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扎实开展包村联系工作。建立入户走访常态化机制,了解群众需要,主动为群众服务,建立和谐的警民关系。要求包村民警广泛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努力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根据所包村的社会治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防范工作,形成严密的群防群治网络。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优化服务举措,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成效显著——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在全市“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中,包村民警紧紧围绕“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深入到各个乡村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工作,加强与辖区群众的交流沟通,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扶危助困,积极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农村各类案件明显下降,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强化了公安机关的“打、防、管、控”的职能作用。

埇桥分局在工作中,大胆创新,不断推进,研发出“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的管理系统软件,该管理系统为每一个包村民警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工作电子小展板,展板能直观全面地反映包村民警的工作轨迹。由包村民警的小展板汇集成全市包村民警工作的大展板。该管理系统集“管理、展示、统计、考评”为一体,操作简单,科学高效,有效地解决了包村民警考核难、各类数据统计难的现实问题。砀山县公安局根据包村民警提供的治安情报信息,充分发挥专业治安巡逻队的作用,针对农村重点地区和重点时间段加大巡逻防范力度。萧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包村民警下村后,发挥本职工作的优势,认真摸排梳理线索,成功地摧毁了一个流窜农村盗抢财物的犯罪团伙,破获案件30余起。灵璧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包村民警深入农户,和农民交朋友,为特困户送去米面油、衣物等,帮助他们收麦打粮,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困难。同时,包村民警还组织村民的孩子进警营、逛书店,以心换心、亲民爱民,用真诚感动村民,让百姓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开发区分局包村民警积极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着力抓小、抓早、抓苗头,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泗县公安局建立“民意访评中心”,搭建“民意访评系统”平台,统一收集梳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包村民警着力解决农村突出的治安问题,有力地推动农村警务工作的开展,实现“民需警应”的良性循环,进一步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本报记者  刘春艳

新闻推荐

砀山:“大棚果蔬”收益高

近日,砀山县官庄坝镇吴集村现代农业示范园里,农民王瑞连正在采摘成熟的大棚草莓。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设施栽培新品种水果和反季节蔬菜,增加水果和蔬菜附加值,其中葛集镇...

砀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砀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