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迎来“第二次飞跃”
5大领域20多项改革激活“沉睡”的土地
新华社成都10月29日电 (记者周相吉)随着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一度“沉睡”的土地正变成“新农民”兴业的热土和农民增收渠道。在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的四川省,广袤田野再次迎来具有时代意义的飞跃。
10月中旬,四川蓬溪县大石镇界牌村绵延浅丘上,10多万株翠绿的核桃苗已开枝散叶。最开始在新疆创业的杨明林说,2014年,他回乡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通过核桃种植做生态农业。“这些杂草丛生的荒地肯定会变成‘聚宝盆\’”。
界牌村村民杨明国把6亩多土地全部租了出去,每年得到2000多元的租金。对于家门口这些土地的变化,70多岁的杨明国历历在目。“改革开放前,大家干集体活,出工不出力还都吃不饱。”杨明国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村民干活激情高,边远地块都种上玉米和小麦,以后再也没饿过肚子。但10多年前,很多人外出务工,庄稼地逐渐变得没人管。
得益于四川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的推出,杨明林用刚颁发的这2000多亩流转土地经营权证,向当地农村信用社贷款200万元。而这项专门解决类似杨明林这样“新农民”融资的改革举措,全四川已发放贷款4亿多元。农村资产也将不再沉睡,广袤田野正成为热土。
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之一的四川省,当前正在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5大领域20多项农村改革。农村土地的潜能不断被激活,广袤的蜀中大地,一大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也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
在四川安岳县姚市镇道林村,900多亩成片的大田刚撒播完油菜籽,这是安岳县鑫粮仓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生产基地之一。联合社负责人汤朝林说,这些曾经的荒地,现在都实现了机械化耕种。“一季水稻、一季油菜,由于品质高,产品供不应求。”
数据显示,目前四川家庭承包耕地流转总面积超过1500万亩,耕地流转率达到26.5%。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达到1.3万户,家庭农场1.7万个,农民专合组织5.5万个。
新闻推荐
“受理群众来电126.21万个,来电接通率96.04%,按期办结率99.88%,群众满意率93.35%。”12月23日,遂宁12345热线办公室综合科罗红光向记者报出了热线开通两年多时间来的成绩单。2013年4月,遂宁市委、市政...
蓬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