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产研院“虹吸”高端人才
□记 者 赵国陆
通讯员 孙 煜 王正君 报道
本报济南讯 “今年,跟中车青岛四方合作车体轻量化项目,争取减重20%,改善噪音等车内环境,车身性能达到更高水平,降低维护成本。”5月9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张博明教授表示,4月底定下了山东新材料产业的一揽子主攻方向,车体轻量化是其中之一。
张博明是国内新材料领域的高端人才,他带领的团队是山东产研院“筑巢引凤”引来的“金凤凰”之一。
据悉,张博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直从事新材料研究,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秘书长,现在成为山东产研院的新材料研究院负责人。除了轨道交通车体轻量化之外,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5G通讯和自动驾驶所需的功能材料、光伏发电的新材料、锂电池相关的材料等均为今年重点研发方向。
作为国家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杨海钢是各地重点争抢的目标,为何选择了山东?杨海钢说:“产研院有很多制度创新,能够量身定制扶持措施,这对初创企业非常重要。产研院把我们当苗子,作为一个重大部署去扶持培养。”
面对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升级的急迫需求与挑战,作为山东省政府举办的首家“四不像”研发机构,山东产研院灵活引进海内外人才,逐步成为吸纳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山东攻克“卡脖子”技术的先头部队。像张博明、杨海钢都是通过项目牵线引进的高水平专家和团队。此外,区块链及智能识别项目引来了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人选庞阳博士、马昕博士;通过齐鲁卫星项目,引进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王玉林研究员;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项目引进“国家杰青”王军波团队等。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柔性引进了10位两院院士以及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陆永青教授等外部高端智力。
当前,人才“强磁场”效应正在持续释放,山东产研院成立不到一年,已实施各类科技项目108个,建设各类研发机构41家,注册高新技术产业化公司21家,吸引高端人才团队48个,聚集高层次人才超过500人,构建起产学研的“最强大脑”,引进省内外资金逾60亿元,带动社会投资180亿元以上。
新闻推荐
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条件的政策性解释(一)
半岛记者张海玉整理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