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最重要的数字:8844.43
【编者按】
60年前,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留在了世界之巅,同时也实现了人类第一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峰的夙愿;45年前,中国首次精确测定并公布珠峰高程——8848.13米;15年前,中国登山队再登顶珠峰,国测一大队测得珠峰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60年后的今天,中国登山队与国测一大队携手再度承担重任,2020珠峰高程测量再起征程。为纪念这个重要时刻,澎湃新闻寻访了1975年、2005年参与珠峰高程测定的测绘老队员,和此次2020珠峰高程测量的前方测绘队员,以向挑战极限、勇攀高峰的测绘人、攀登者致以敬意。
测绘队员在Ⅲ-7测量点观测。受访者供图
本期人物:
王新光,64岁。1956年8月生于山东省。1974年参加工作,1982年进入国测一大队。在国测一大队先后担任过作业员、管理员、工会主席、纪委书记、党委副书记。2005年参加了珠穆朗玛峰高程复测,以观测员、特约记者的身份圆满完成任务。
【写在前面】
退休多年后,64岁的王新光在回忆起2005年随同国测一大队40余名测绘队员,对珠峰进行复测的经历时感慨称,一辈子做成这件事,值了!
那一年,他们首次测量出珠穆朗玛峰的岩面海拔,测算为8844.43米,刷新了人们记忆中1975年公布的8848.13米的珠峰海拔。
王新光告诉澎湃新闻自1975年后,许多国家出于不同的目的,先后来到中国对珠峰进行测量,造成珠峰高程数据混乱,没有一个权威的数据的局面。2004年国务院出于各方面考虑,经国家测绘局报告后,决定对珠峰进行复测。
复测任务再次落到国测一大队肩上。王新光回忆称,从2004年开始,国测一大队便派遣一支中队进驻珠峰地区进行勘探、造标选点。
此后,他们确定了一支40余人的测量队,其中任秀波、刘西宁、柏华岗和白天露被确定为登顶队员,“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庞大阵容”。
王新光说,珠峰的峰顶有雪层、冰层和万年冰层,为了准确测量出它岩面的真实高度,2005年国测一大队与国家登山队对珠峰进行复测时,用到了雪深雷达探测仪和重力仪,“这些仪器都是测绘队员们一步一步从大本营背上珠峰的。”
2005年5月22日上午11时08分,登山队员登顶成功,20分钟后,红色觇标在珠峰峰顶竖起。5月25日,珠峰峰顶的雪深雷达探测仪被带回大本营,经过测算,国测一大队于当天宣布珠峰现场测量结束,岩面海拔为8844.43米。
2005年5月22日,登山队员成功登顶珠峰后在峰顶起觇标。受访者供图
“测量是一项严谨的技术活”
2005年5月下旬,王新光与同事们完成珠峰测量任务,从大本营回到西安后,还一直沉浸在任务圆满完成的喜悦之中,8844.43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数字。
一天,他打车回测绘局时,出租车司机认出了他,对方一口一句“英雄”让王新光有些不好意思,但内心的自豪感却油然而生。
在进入国测一大队前,王新光在黄河机器制造厂的职工中专做体育老师。再往前,他是黄河机器制造厂的一名膛工,那时,他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跟“英雄”两个字扯上关系。
1982年,26岁的王新光为了方便照顾父母,与人对调进入国测一大队工作。他说,父亲是老测绘,新的工作岗位对于他来说也算是传承了“家族手艺”。他记得,上班第一天,父亲曾郑重地告诫他,测量是一项严谨的技术活。
王新光回忆称,国测一大队的各个中队每年4到10月份要去野外踏勘,其余时间多是在单位组织的各种学习班里学习专业知识。1983年春,王新光第一次随国测一大队三角中队前往山东进行二网改造,完成山东省地貌高程数据更新。
那一次,王新光感受到了老一辈测绘人严谨和专业的敬业精神。他说,从建国以来,中国的测绘人一直在中国大地上建立测量点,他们将这项工作称之为造标,那一座座三角体钢标是各项测绘工作的基础,“就算是测量珠峰海拔,也同样离不开这些钢标。”
王新光说,踏勘过程中,测绘队员除了造标,还要对原有钢标进行检测,如果有损坏的要及时进行修复,破坏严重的要进行更换。这些钢标最高的有35米,全是由两米一节的钢筋组成,横梁之间用螺丝链接,一旦钢标出现问题,那上面的测绘队员就可能有生命危险。
实际上,在1983年的首次踏勘过程中,王新光与队友们就遭遇了意外。他说,一座钢标上的两颗螺丝松动没有被及时发现,导致两名测绘队员在攀爬钢标时出现倾斜,最终整座钢标倒塌,“索性那座钢标并不高,两名同事伤得不重,但这件事让我再次想起了父亲的话,于是在心里一遍遍告诫自己,要认真、细心、负责。”
那次山东的二网改造任外务完成后,王新光因进步快、工作认真负责,到1983年底从作业员转为管理员,通过老师傅的传帮带,他在观测记录及仪器使用方面也日渐熟练。1988年,在天津市二网改造工程中,王新光负责一支108人组成的中队的物资调度和后勤保障,确保了整个工程任务圆满完成。而他的能力也在这次的二网改造工程中得到广泛认可。
王新光说,到2005年参与珠峰复测前,他已从事测绘工作20多年,逐渐体会到,测量工作是一项团队作业,任何一次作业都要整个团队各个工种整体推进,要求团结与沟通,这也是此后珠峰测量工作的基本要求。
王新光在珠峰进行观测。
窗口期遭遇大风,被迫下撤
王新光当时并不知道,他起初20多年的测绘经历最终都成为2005年珠峰复测的“准备阶段”。后来,他每每忆起珠峰都认为参与珠峰复测是他职业生涯中做过的最大的一件事。
2004年,国家测绘局向国务院打报告称,在1975年后,世界上很多国家出于各种目的先后来到中国,对珠峰海拔进行测量,造成当时珠峰高程数据混乱,缺乏一个权威数据的局面。国务院出于各方面因素考虑,最终决定于2005年对珠峰进行复测。
接到任务后,国测一大队从2004年开始,派遣一个中队进驻到珠峰地区,进行勘探、造标选点,并着手对珠峰测量设计书的设计。
于此同时,人员选拔工作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了。王新光回忆称,当时国测一大队已分别于1960年、1968年、1975年和1998年先后对珠峰海拔进行过四次测量,对于珠峰测量工作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体系。他们出于身体素质、思想认识和专业技术等多方面因素考量,最终确定了一支由40余人组成的珠峰复测中队。与1975年不同,这次国测一大队还将派人与国家登山队一起登顶珠峰。
“但登顶珠峰其实是一项及其危险的工作,很多人曾将生命留在了那里,因此在选择登顶队员时也考虑了很多其他方面的因素。”王新光说,当时要求独生子女、结婚成家的、父母健在的都不予考虑。虽然很多人报名,但最终只确定了任秀波、刘西宁、柏华岗和白天露四人为登顶队员。
2005年的珠峰复测纪念碑。受访者供图
王新光回忆称,2005年的珠峰复测仅在筹备阶段就创造了多个“首次”。他们在设计书中首次将传统大地测量和现代大地测量相结合;首次使用雪深雷达探测仪,直接对珠峰岩面进行测量;首次通过构建的大地控制网从珠峰山底起算海拔高度;首次将反光棱镜与山顶觇标相结合;首次在三月进藏。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精确地测算出珠峰岩面的海拔高度。
2005年3月10日,珠峰复测中队的40余名测绘队员在西安翠华山结束了他们长达数月的封闭训练后,启程前往西藏。王新光说,他们先抵达了格尔木,整休三天后,分六个小组各自出发前往藏北进行观测,并在一个月内完成了运动网络检测任务。
2005年4月11日,珠峰复测中队所有队员在珠峰大本营会师。很快气象专家确定了5月5日到10日将出现第一个窗口期。复测中队接到任务,要在登顶前完成6500米以下其他所有的检测工作。他们从大本营通过人力运送出八吨左右的物资,在海拔5300米处建立“二本营”,对关系到珠峰最终测量的6个交会点进行踏勘。
2005年5月5日,所有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四名登顶测绘队员与国家登山队队员一起朝峰顶进发,所有测绘队员也已全部分散到六个交会点就位,但他们在登顶途中遭遇大风,所有人被迫下撤。
测绘队员们当年使用过的重力仪。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六个交会点锁定珠峰岩面海拔
登顶计划因天气原因被迫中止,所有人再次回到大本营等待下一个窗口期。实际上,在这次复测任务中,王新光在测量和登顶任务开始前一个星期才开始摸设备。他回忆称,那时他除了负责新闻媒体的接待和保障工作外,还要给中国测绘报发稿,连载了4万多字的《珠峰日记》,同时还背负这检测任务。
然而,就在王新光忙得不可开交时,一个噩耗传来,他的父亲在西安去世了。他告诉澎湃新闻,那段时间他突然感觉同事们跟他交谈时神情有些怪异,再三追问下才被告知父亲刚刚过世,“高寒缺氧的状态下人反应会比较迟钝的,我当时觉得脑子里一片空白,愣了好久才反应过来,然后一个人冲进帐篷里嚎啕大哭。”
情绪稳定后,队长劝说王新光回家办丧事,他考虑到复测工作登顶在即,珠峰复测中队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换别人来接替他,光在路上就要耽误半个月,为了不拖后腿,他要求去定日县给家人打个电话。
“哥哥在电话中说,家人都希望我不要回去,这也坚定了我留下来的信念。”王新光说,实际上在珠峰复测中队,许多人都有这样忘我的奉献精神,此前有人为了复测工作推迟了婚期,而在之后的测量中,甚至有队员为了方便操作仪器,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摘掉了手套,双手险些废掉,“那个时候,在我们所有人心里,珠峰复测的份量甚至重于生命。”
国测一大队纪念馆里的沙盘上清晰记录了当年的登顶路线和6个交会点的具体位置。澎湃新闻记者 陈雷柱 图
2005年5月21日,第二个窗口期到来后,44名测绘队员随国家登山队队员一同向峰顶进发,他们将测距仪等大型仪器通过人力徒步推进到6500米,又将重力仪一步步背到海拔7790米的高度,而雪深雷达探测仪被推进到8000米高度时,因氧气面罩紧缺等客观原因,被转交到登山队队员手中,由他们继续推进。
此时,其他测绘队员都已经分散至六个交会点就位,所有人都聚精会神地望着峰顶,等待着最后胜利的信号。11时08分,国家登山队登顶成功,20分钟后,峰顶上红色的觇标笔直地竖起,同一时间所有的对讲机同时响起,一组组数据被汇报并记录下来。
登顶当天,珠峰复测中队在一个小时内先后拿到十多组数据,但很快珠峰峰顶被厚厚的云层笼罩。王新光说,为了保证最终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测绘队员必须从6个交会点拿到至少30组测量数据对比评差,最终计算出珠峰高程,但由于天气原因,这项工作直到第二天才得以完成。
2005年5月25日,峰顶的雪深雷达探测仪被带回大本营,珠峰复测中队于当天宣布珠峰现场测量结束,并最终计算出珠峰岩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
王新光说,8844.43对于所有参与2005年珠峰复测的测绘队员来说,都将永生难忘的一个数字,它代表着中国测绘人的专业与奉献,“今年,国家要再次对珠峰进行复测,作为一名老测绘人,我要预祝他们圆满完成测量任务,也希望他们再次刷新中国高度。”(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山东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 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指引
新冠肺炎流行期间,为保证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安全合理使用空调通风系统,预防和减少新冠肺炎传播风险,特制定本指引。一、启用...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