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分餐社交”新场景
就餐间距不小于1米、采用无人取餐设备……3月16日,省市场监管局发布《餐饮业分餐制设计实施指南》《餐饮提供者无接触供餐实施指南》,对就餐者和供餐者做了具体要求,倡导“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等分餐模式。(见本报今日7版)
有个流传已久的歇后语,叫做“一个锅里捞勺子——自家人”。这个歇后语呈现了中国人最熟悉的进餐场景:围桌共食、相互夹菜,推杯换盏,一团和气……是的,这就是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共餐制”。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共餐制被演绎成表达“都是自己人”,传递相互信任的餐桌文化,并且被逐步移植到朋友聚餐,甚至商务进餐的场景中,可谓土壤深厚,终成积习。
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让“分餐制”对于“共餐制”的取代成为一个强势话题,在探讨热读上,已经不亚于“禁食野味”。尤其随着最近各地纷纷推出“分餐制标准”,扫码点餐、分时就餐、公筷公勺等新的“就餐图景”被设计了出来。在山东版的新标准中,“一菜一公筷、一汤一公勺”或者“一人一公筷、一人一公勺”也被提上日程。
如果深究一下,分餐制的好处还真是不少,除了“按需进食,营养平衡”“节约粮食,减少浪费”外,结合当下的疫情防控,分餐制的提倡对于避免“口口相传”的疾病,更是十分必要。此前有数据表明,使用分餐制可以预防各种经口、唾液传播的疾病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为17%。
但是想象中的好习惯,现实中不一定能被顺利接受。关于分餐制,一般分析“不看好”的原因恰恰在于推广难度的预期,一是因为“习惯强大”,二是人们对于“分餐没有人情味儿”的天然抵触,很容易造成分餐制“水土不服”。那么,如何才能消解这种来自社会文化上的执拗?这就需要打造新型“分餐制”的社交场景了。
分餐制所提倡的,是一种有距离感的社交,本身就是基于“健康关切”的人际关系重塑。比如,现在很多酒店会在菜品旁添一副公筷或公勺,用餐时用公筷或公勺去盘子里夹菜吃,这已经成为新的用餐礼仪。这里的启发在于,分餐制的推广首先需要商业带动和消费嵌入,只要在酒店等场合按照“地方标准”大力推广,久而久之,人们就能对这样的场景“驾轻就熟”,并很容易在其他场合植入分餐制,只要司空见惯,也就“见怪不怪”了。当然,分餐制的场景再造,也需要文化产品的助力,比如影视作品中不妨将分餐制这样的场景,升华为文明、时尚、高端、健康的概念来营销,追剧的过程中,人们可能就无意中被直观的场景引领了,并将其作为“生活质量”“生活品味”来兑现。
毋庸置疑,家庭是分餐制推广最难突破的一关。这需要对于家庭成员进行耐心的理念普及,并留有一定的主动适应期。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应该让老人或孩子懂得,家庭不是绝对的私人领域,它也具备一定的公共空间特质,也有着对于“公共卫生”的适用规范。而且,家庭分餐与“歧视”“嫌弃”无关,这需要进行实实在在的说服,久而久之,自能促成新的生活方式。
“一勺一筷”见文明。在分餐制的推广中,不能混淆了陋俗和文化的边界,也不能让文明被积习偷换了概念。同时,不能因为“文化强大”而放弃促成文明生活方式的尝试,也不能因为“积习难返”而失去了做点滴努力的耐心。眼下的疫情防控,其实是一个难得的分餐制推广窗口期,利用好这个时机,将人们对于抗疫的强化认知转化为改变固有就餐行为的共识,再经由共识的达成,向分餐的“共行”迈进,这应该是一个可靠路径。
新闻推荐
本报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公安机关户政部门坚持服务不失位,标准不降低,优化服务流程,丰富服务模式,针对性做好人口服务...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