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技艺超群的现代“织女” ——— 记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七分厂工艺技术员唐永英

日照日报 2016-12-22 00:00 大字

本报通讯员 陈伟

唐永英是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七分厂的一名工艺技术员,目前已从事纺织工作年。她所从事的工作,则是纺织业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也因此她成为了华龙纺织的“关键”人物。

在唐永英的办公室内,笔者看到,作为一名工艺技术员,她在接到订单后开始分析样布的组织点、密布和筘号,绘出这个产品的图纸,然后写出该产品的工艺单,下发给车间,再由车间技工按照图纸加工出客户满意的产品。“每一次接到订单后,我都会去仔细的观察、分析,确定无误后,制定出合适的图纸,然后和车间技工一起确认图纸对产品进行加工,确保出来的产品能够让客户满意。”唐永英介绍说。

据了解,攻克技术难关,开发新品种,甚至改造设备,工作中的唐永英着实是个女汉子。她总能在生产中发现问题,找到更优化的办法,她将毕加诺机型根废纱降为8根,攻克异经织物浆纱排梳交叉、分层布织布松纱等个技术难题,大幅提高半成品质量,原料浪费大大减少,每年可为公司节约多万元。“唐永英作为技术科长,业务素质非常过硬,许多技术工作都有她攻关,为我们公司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到了独当一面的作用。”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七分厂负责人介绍说。

把线织成布,需要整线,而把线织成布,需要经过整线、浆纱、穿筘、织布四个环节,“浆纱一分钟,织布一个班”,说得就是浆纱的重要性,用最合适的浆,才能织出最完美的布。据了解,早些年,该公司一直采用原始的“环镜纺纱”,为了跟上纺织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从原始的纺纱类型向现代的“紧密纺纱”转型迫在眉睫,这个重担落在了唐永英身上。在调浆工序上,她和同事们一起克服车间内蒸汽产生的酷热,为了配出最合适的浆,她用少量产品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在失败中总结、摸索,历时两个多月,终于研制出新型浆投入使用。浆的问题解决了,她还对纺机绞棒位置做了改造,改变了JC品种浆纱不过关、顶梳严重的问题,成功实现“紧密型纺纱”,将生产效率提高了5%。

二十五年来,她组织开发新品种多个,喷织由建厂时只能织单一的平纹品种,到现在双喷、提花、尔等上百个品种,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产品。“没觉得自己多厉害,就是觉得每研究出一种新产品我就有很大的自豪感,看到人们穿的布料是从我手里织出去的就由衷的自豪。”唐永英告诉笔者。 

新闻推荐

开通微信公众平台 拓宽信访渠道

本报讯(记者费洪芹)根据中央、省关于推进“互联网+信访”工作要求,市信访局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于9月13日开通了“日照信访”微信公众平台,为信访群众提供方便、快捷、合理表达诉求的绿色渠道,微信公众平...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