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粮仓科技助力盐碱地变身丰产田
本报讯 东营是一座盐碱地上崛起的城市,老一辈人常说东营是“电线杆子当树栽,遍地长满黄须菜”。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东营这片年轻土地打上了盐碱地的烙印。自年月开始,东营市大力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推进盐碱地增粮增效。作为山东“渤海粮仓”建设的主战场,东营市通过科技手段克服盐碱地增粮增收的难题,建设了4个核心区、个示范区,示范面积由年的亩,发展到今年的.4万亩,实现了自年以来连续三年创造山东省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的最高纪录,昔日的盐碱地变身成如今的丰产田。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构建高效生态农业体系。众所周知,盐碱地上增粮难,年东营市以破解土壤盐碱瘠薄和淡水资源匮乏为重点,强化土、种、水、肥、机、管等关键技术攻关和集成创新,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余项,初步建立了盐碱地开发和中低产田改造技术体系,在管道灌排、抗逆肥料研制、耐盐作物筛选、水稻“盘育机插”、小麦“两深一浅”耕作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随着在盐碱地上探索适宜品种和技术的应用推广,在重度盐碱地上种水稻,中轻度盐碱地上种小麦、玉米等旱粮,已经成为东营特色。
以增量增效为目标,探索建立多元化种植模式。东营市根据不同盐碱程度,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提质增效”原则,建立适宜地方的多元化种植模式,实现了科技改土、增粮提效。中轻度盐碱区域,重点推行棉改粮、粮经饲和种养加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一粮一饲”双季玉米种植模式,春播玉米籽粒产量可达到公斤/亩。重度盐碱区域,推行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在稻鸭、稻鳅有机混养技术基础上,实行水稻———甲鱼、水稻———龙虾、水稻———大闸蟹等复合生态种养,实现了绿色稻米、有机米生产和水产品养殖。
按照绿色开发理念,实现盐碱地资源生态利用。盐碱地生态环境脆弱,如何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土地降盐培肥,是渤海粮仓示范工程的重点和难点。东营市通过利用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实施耐盐适宜性作物品种选育和生物肥料、绿色农药的开发,实现了盐碱地的快速改良,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业内人士表示,这种以物理措施和生物措施为主的保护性盐碱地开发技术,既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也保护了区域农业生态环境,还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效益。
秉承开放型合作机制,推进了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为提升核心区和示范区建设水平,东营市提出“渤海粮仓”建设要开展“四个一”创建活动,即推动每个示范区至少合作一家高校院所、建立一支专家技术队伍、配套一个综合试验基地、实施一项新型关键技术,鼓励企业与院校联建研发平台,集聚技术、人才资源,实施协同创新,集中突破盐碱地增粮增效关键技术。据了解,汇邦公司建设了亩旱粮试验基地,吸引中科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7个高校院所的专家团队人开展盐碱地改良和增粮增效研究,为“渤海粮仓”旱粮核心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作为山东“渤海粮仓”建设的主战场,东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曾经低产低效的种粮命运。下一步,东营市将着力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种植模式创新和核心区建设,加快高效种植模式创新,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转化,力争到年,示范总面积达到万亩以上。
(记者 贾漫华通讯员 孙海冰 张立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月日下午,市人大机关举行“慈心一日捐”活动。活动中,市人大机关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响应,踊跃参与,践行“扶危济困、安老救孤、赈灾助医、兴善助学”的慈善宗旨,充分彰显了干部职工的慈善意识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