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祈福传统千年不衰
在寒亭,柳毅系列传统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影响力。在这种特有文化的感召之下,民俗民风,日渐繁盛。柳毅山除了柳毅祠外,还供奉着其他传说中的仙人,如泰山老母、东岳大帝等。柳毅山庙宇群落必然促成柳毅山庙会的繁盛。每到柳毅山庙会时,方圆百里的布衣百姓、贩夫走卒,都会前来赶庙会、看大戏。
河平王深受爱戴,族人祠中过除夕
柳毅山山顶地势平缓,二十世纪以前,山顶中心地带曾有占地5000多平方米的古庙建筑群落,气势恢宏。1939年春,抗日游击队为阻止日军入驻,焚火将庙宇群化为灰烬。现在柳毅山山顶上的几座庙宇,都是后来在原庙宇群的废墟上重新修建而成的。
柳毅祠神台正中央,端坐着北海龙王的神像,他头戴灵珠冠冕,龙须垂胸,目似铜铃,极为威严,手捧笏板,似乎时刻准备着向玉帝汇报旱涝之情。龙王爷塑像右边是柳毅的塑像,一副书生装扮,手拿一卷经书,示其孜孜不倦。柳毅出生于此,从小在山上读书,后跟吴道人潜心修行,终于得道成仙,被唐太宗(一说唐代宗)封为河平王,受到当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尊称为柳平王。每当除夕之夜,柳氏族人有很多都来到柳毅祠中陪他过年,以示敬意。因他是渤海龙王的女婿,又能祛害避灾,有求必应,故在当地人心目中是无可替代的。
庙宇群气势恢宏,泰山老母来落脚
说起柳毅山上的碧霞祠,还有一段传奇故事,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话说泰山上有一碧霞元君(俗称“泰山老母”),她与吴道士关系密切,一年总要来柳毅山好几次。吴道士为了迎接泰山老母,专门建起了一座行宫,使她老人家来去方便,这座行宫即称“泰山老母庙”或“碧霞祠”。泰山老母来时总会偕另两位仙人同往,一位是眼光娘娘,由于旧时条件所限,眼痛、眼疾流行不断,患者前来求眼光娘娘,便会得到悉心医治,不久就能痊愈;另一位是送生娘娘,据说她能管控女人生男育女,来求子嗣者凡求必应。许多女眷跪拜送生娘娘,许愿、祈祷,送生娘娘周围簇拥着许多造型生动的小泥娃娃,少妇、老妪便用红绳系于小泥娃娃颈项,此举称作“拴娃娃”。
王母庙门口贴有“开天门放青鸟观下方盛会,坐瑶池升宝殿赐上天福光”的对联。王母左手托仙桃,右手拿仙丹,面容慈善,坐观天下众生。古历的七月十八相传是王母娘娘的寿辰,届时周围四乡善男信女便云集于此,焚香化纸,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观音菩萨庙前的对联是“南海驾慈航普渡众生超苦海,西天悬慧日光照万姓庇钧天”。按照当地习俗,若哪家遭遇不顺或者怀疑自己招灾惹邪,便会跪拜在观音像前寻求解脱,实则是在为自己寻求一种心理安慰。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有香客来此会聚。逢年过节或大型庙会,来拜求菩萨的男女老幼更是络绎不绝。
天齐庙原是柳毅山庙宇群的主体建筑,方圆百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殿中供奉的主神是《封神榜》中的黄飞虎大将军,姜子牙说:“乃敕封尔黄飞虎为五岳之首,仍加敕一道,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凡一应生死转化人神仙鬼,俱从东岳勘对,方许施行。特敕封尔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之职,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在柳毅山东部地区,特别是胶东莱州一带,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人死了以后,灵魂在去西南丰都城时路过柳毅山,都要到山上天齐庙内接受一次勘验,作恶之人必会遭到盘诘与刑罚。
三日庙会人声沸,青年男女诉衷肠
历史上凡有庙群聚集的地方,必会形成规模盛大的庙会,柳毅山当然也不例外。柳毅山的庙宇建筑群落里,一直供奉着天齐王东岳大帝黄飞虎、泰山老母碧霞元君、天界第一夫人王母娘娘和佛界首席观世音菩萨、以及当地人所敬仰和崇拜的河平王柳毅。东岳大帝执掌人类贵贱与生死;碧霞元君除了统领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之外,其中也主宰了人间的子嗣繁衍;西天王母与东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南海观世音救苦救难,扶危济困,能使众生安乐祥和;河平王及霹雳将军、闪电娘娘则能主宰风雨。所以千百年来,柳毅山就成为人们祈福祈寿、求子问嗣、祷告平安、盼风调雨顺的灵验宝地。自盛唐以来,香火延绵,历经千年不衰。过去,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和十月十五为柳毅山的传统庙会,而以四月十五的庙会为盛,正式赶会日为3天。届时方圆百里内,行商贾货、贩香卖履、身背肩挑、车拉驴驮,簇集拥来。
正会之日,漫山遍野,篷摊勾连,人头攒动,市声鼎沸。最是热闹的,当属杂耍处,密密匝匝的人群中央,变魔术的、耍藏掖的、大变活人的应有尽有。来逛庙会、看大戏的三教九流都有,其中当地农民占了绝大多数。农民一年到头少有闲时,但是到了赶庙会的日子,都会放下手中的农活,换上新衣服来瞧新鲜、看热闹、买卖自己生产的农产品,更换坏旧了的农具。庙会上吃的、用的应有尽有,各种物品,琳琅满目,农民们往往是满载而归。
旧时男女讲究授受不亲,因而每年的庙会成了青年男女相会的良机。他们离开了看戏人群,一前一后,若即若离,找一个相对隐蔽的地方,互诉衷肠。直到夕阳西下,才一步三回头地分手回家。
唱大戏是庙会灵魂娱乐乡民祈雨祛灾
柳毅山庙会的灵魂是唱三天大戏,即使在战祸连绵时期也从未中断,只是要把庙会唱戏的地点搬到村里去。不管到哪,规模从来都不含糊。一是精心搭建戏台子,二是请来大戏班唱传统京戏。搭戏台得在演出前的半个月就下手,戏台面积近百平方米,非常气派,结实坚固。戏台两边还要贴上色彩鲜艳的对联,上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之类的吉祥话,有时也用名人佳句。
四月十五看大戏,一直是乡社村民最大的享受。锣鼓一响,人流齐集涌去,围着戏台如潮水舐岸,人浪进退起伏,看不尽的莺娇燕喘,听不完的怒嗔笑骂。特别是青年后生们,挤搡着,起哄着,混挤成了一锅沸腾的粥。戏台上一曲落下,一曲又起,掌声不断。
除了娱乐乡民以外,唱大戏的另一项使命便是祈雨祛灾。在柳毅山周边,至今还流传着“四月十五不唱戏,专下雹子打朱里”的民间谚语。因为传说“秃尾巴老李”每年的旧历四月十五前后,总要回柳毅山南脉的李家寨祭奠父母,以报生身之恩。但他每每离水行走,总有雷雨雹灾相伴。当地百姓认为“秃尾巴老李”最怕的是刀具,最爱的是看戏。于是此间就在柳毅山唱戏三天,请他看戏,以消祛雹灾。说来也怪,“秃尾巴老李”回乡上坟路过此地,每当听到柳毅山上锣鼓喧天,就会化悲为善,化雹为雨,普降甘霖,润泽一方百姓。另外,还传说“秃尾巴老李”从柳毅山下经过时,柳毅祠中的渤海龙王就吩咐柳毅和雹消爷与它通往李家寨,将它带来的冰雹消掉后变成雨露滋润万物。所以每逢唱戏,人们还要到柳毅祠里顶礼膜拜,邀请老龙王及柳毅一起出来看戏。
现在为了满足群众需求,柳毅山庙会在每年两次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三次,即农历正月十五、三月初三、七月十八。每逢庙会,除了摊位众多不说,单是烧香者、乞子者、还愿者以及凑热闹者、远道而来的参拜者,往往达数万之众,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山顶大殿内外,更是男女云集,焚香祈福,比比皆是。
新闻推荐
领个大红包学费不用愁了 高新区6名贫困大学新生获助,爱心企业表示将持续帮扶
马上就要去上大学了,但还有一些贫困生在为新学期的学费发愁。8月27日,高新区慈善总会联合爱心企业给6名考上大学的准大学生献爱心。记者了解到,这6名学生的高考成绩都比较优异,但家庭条件比...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