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为让子孙后代记住乡愁,撰写、编辑了两册共180多万字的村史《高杜人说高杜事》,记录了近900个故事,如今第三部初稿已基本完成—— 13位“乡贤”历时14年集体修

滨州日报 2016-09-27 00:00 大字

王延芳 李荣新

“这篇叫做‘平民英雄\’的一家:照片中的小伙子是高猛,他在广州打工时勇救落水妇女,被评为‘2013年广州人身边的平民英雄’,《广州日报》等刊登了此事……这可是我们村的骄傲啊!”

近日,在滨城区市中街道高杜居委会一间办公室里,71岁的村民杜同柱向笔者详细介绍编入村史的最新材料。旁边,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先生也正忙碌着自己的事。这里是高杜居委会村史《高杜人说高杜事》编辑部。目前,编辑部有13人,其中60岁以上的12人,年纪最大的77岁,为了文字处理方便,聘了一位年轻人。

“我们的《高杜人说高杜事》第一、二部早已经出版了,现正在编辑第三部,准备以全家福照片的形式讲村里的故事。”杜同柱告诉笔者。 

十几位“识文断字”的老同志组成村史编辑部著书留乡愁

说起写村史这回事,还得从高杜居委会的历史说起。

高杜居委会是由高家村和杜家村两个村合起来的,以高、杜、王姓居多。全村共有323户、1260人,本是个传统农业穷村。

2003年,高杜开始拆迁改造。在组织动员下,在外经商的村民杜民生回村任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民富了,村集体渐渐有了积蓄。眼看他们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村子在迅速消失,村民心里感觉到少了点什么。

为了留住高杜历史,教育子孙,不少人萌生了修村史的想法。杜民生召集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特别是离退休回老家住的老人们商议此事。最后,确定由村里曾经在外工作的十几位“识文断字”的老同志担当此任,组成村史编辑部。

为让村史内容更丰富,他们商量着以讲故事的方式写村史。为征集老辈人的好故事,他们发动各家各户讲故事。不到一年,在全村征集了1800多个故事。因篇幅所限,最后只收录了近500个。2005年,这部《高杜人说高杜事》由齐鲁书社出版,在滨州当地引起了不小反响。一位曾在市规划部门任职的领导在读完书后发给杜民生一条短信,“我是含着眼泪读完的……”为了尽量将各家各户的好故事都纳入书中,2014年,《高杜人说高杜事》又出了第二部,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近400个故事。

市委书记张光峰为《高杜人说高杜事》(二)作了序。在序中,张光峰写道,“用自己的故事荡涤自己的心灵,用身边的人和事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给自己充盈正能量,不仅展现了高杜村的厚重文化底蕴和高杜人向上的精神面貌,更为我们如何更好地发扬优良传统文化作出了典范,为我们加快推进文化强市建设树立了榜样。”

村史出版引发村风大变样

“整个鲁北的风物人情都在里面了!”村史编撰总顾问侯玉杰评价说,“这两部书,既有孝老敬亲、助人为乐、和睦相邻的故事,也有勤俭持家、干事创业、奉献集体的事例,还有抗击日寇、抗美援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程。书中用老百姓的语言讲老百姓的事,带着泥土的味道,带着庄稼的芳香,读来亲切感人。”

“鼓捣那些个没用的干啥,穷折腾钱!”出第一部书的时候,部分村民曾这样埋怨过。他们认为修路架桥这样的事情才是有意义的,写书立传就是浪费钱。但《高杜人说高杜事》一出来,这些村民慢慢转变了态度。以前是村里下倡议书给稿费,鼓励各家各户写故事、讲故事,后来是户户主动供稿。

这两部书发行后,一户一本发放下去,连在外上班的人都收到了村里统一邮寄的村史。看到书后,整个村热闹起来,大家的反应出乎编辑部13位人员的意料。“村风都变了,真没想到!”杜民生说。

谁家媳妇孝顺侍奉老人、谁家为集体无私奉献、谁家教育子女有方,在书写得清清楚楚……街头巷尾、茶余饭后,全村人几乎都在谈论这本书。上了书的感觉脸上有光,没上书的感觉在乡亲面前难抬头。有户村民分了楼房不让父母来住,看到书中写的别人家孝顺老人的事情,默默地跑回父母家向父母道了歉,并将他们接到了自己家里。有户村民以前爱占点小便宜,拿集体的东西,看到自家的孩子助人为乐写进了村史,彻底改了自己的坏毛病。不孝顺的少了,骂街的没有了,游手好闲的绝了。

如今的高杜,有置业公司,有建材市场,有宾馆饭店;商铺云集,收入稳定……物质上富裕起来的高杜人更加团结互助,友善和谐。生活富了,精神更富。

“多少楼多少钱都买不来我们这段历史”

“我们的第三部初稿已基本完成,春节前应该能发出来。”杜同柱说。为了收集到的故事既真实又生动,编辑部的老同志们带着药瓶工作。

现年71岁的杜同柱是1970年大连铁道学院的毕业生,是13位成员中文化水平最高的,是“主编”,退休前在油田工作。他对高杜的历史十分熟悉,因为高杜的杜家人都是滨州杜家的后人。杜家在滨州当地十分有名,在历史上有杜受田“相国第”、“一门七进士”“父子五翰林”“太师太傅大学士”等美誉。杜家人以优秀诗作、华美文章,被咸丰年间的《滨州志》称为“山左称文学世家者,当首推滨州杜家”。

编辑部成员王秀刚说:“这里除了老杜和高令辉,我们都是初中生,村民说什么我们写什么,故事是真的,但语言不行,还得到老杜这里改。表达不清的还得回去再问户里。”高杜多数居民在高杜的拆迁安置小区住,也有不少居民在市区买房,每户都跑到对这些老同志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为了采访到本人,他们常常打的满市区转。有时候,为了收集个照片,他们要跑好几趟。前两部书都是以文字讲故事配照片,因为时间紧,许多照片没有收集上来。在前两部故事基本挖掘充分的基础上,第三部他们想用全家福照片讲故事,主要体现高杜集体的变迁和每家每户家庭的变化。

第三部需要的照片很多,尤其全家福收集起来很难,又凑时间又凑人。为了收集起来省时省力,下去采访的编辑部成员学会了使用相机,挨家挨户给居民拍照。相对于收集资料,做文字工作的杜同柱也并不轻松,他常常一坐就是半天。有时候为了想出一个合适的词语,他药都忘了吃。这些老同志,有的高血压,有的糖尿病,药不离身。为了给后人留下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他们始终怀着一颗敬畏心热情工作。他们对笔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书里全是满满的正能量。”

《高杜人说高杜事》这两部书均正式出版,各印刷了5000册,花费不菲。但杜民生认为:“这是我们留给后代最好的礼物。我们留给后人多少楼房、多少存款,都买不来我们这段历史。我们就是要通过修村史、讲故事,让高杜不断吹进文明之风,让高杜人永远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新闻推荐

学前教育: 如何让社会更满意

李子婷曹宁冯艳宏郝素文城区某幼儿园幼儿晨间游戏活动城郊某幼儿园面貌城区某幼儿园幼儿技能展示本报记者管林忠本报通讯员周阳孙丽娜播出:滨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9月6日20:00重播:9月7日12:009...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