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山 板栗谷
莱阳旌旗山的板栗,与莱阳茌梨齐名,是当地的名产。
有一副对联,上联:黄穆寨的饼子,别看样;下联:莱阳地的茌梨,甲天下;横批:莱阳二宝。据传,这是一个州官所写。上联这句,说的是这位州官的亲身经历。话说有一天,州官坐轿路过黄穆寨,在一大户人家吃饭。主人上过酒菜便端上一盘饼子,像是地瓜面做的。州官觉得没面子,饭没吃便催着赶路。大人不吃可以,可轿夫不吃不行。他们只好一人一个揣到怀里,空着肚子上了路。时值中午,轿夫又累又饿,休息时,掏出饼子就吃,竟然又香又甜。州官掰了一点儿品尝,自言自语地说:“黄穆寨的饼子,别看样儿———栗面做的。我,错怪人家了。”后来,这句话便成了莱阳的歇后语了。
莱阳板栗的主要产地在河洛镇旌旗山区。这与地理环境有关。民国《莱阳县志》载:“旌旗山其旁有庐山、达山、大顶子、横岚……群峰罗列,状如旌旗。”旌旗山下有个胶东第三大水库———沐浴水库,这里水资源丰富。
山里人习惯栽植板栗有三百年的历史。旌旗山东麓的麻姑顶、蚬河岸畔和莱山夼山谷是三条具有传奇色彩的板栗山谷。沿着潺湲溪流走在林荫小路上,过了“英雄碑”,到了“鬼见愁”,出了“神仙屋”,便进入麻姑顶奇异的山谷栗林。
初夏,“十里幽谷十里雪,一溪栗林一溪烟”。这个时节,栗树枝头会抽出毛绒绒雪白的穗头———栗花。谷中成千上万棵栗树绒花竞放,芳香袭人。山谷中的栗林遮天蔽日,几百年的老树枝繁叶茂。苍老的栗树长在岩石缝中,弯曲盘虬,姿态各异。有的两株并立,枝杈相交,分明是忠贞不渝的并足伴侣;有的树身苍老,可又从根部生出几条嫩枝,颇似母子深情,不离不散;还有的百年老树铁骨铮铮,又多么像山谷中饱经沧桑的长寿老人!
深秋,漫步栗林毛道,稍不留神就会有东西打在你的脑门上,虽不疼,可着实吓你一跳。抬头看,栗蓬龇牙咧嘴,殷红色的栗子在蓬中晃荡欲坠。这时你会哑然失笑,嗔怪地:“小东西,恶作剧!”
幽谷里的板栗树与嶙峋青岩、磊磊奇石相伴,成为谷地靓丽景观。马山岩石如同白龙骏马在葱郁的岭上奔驰,溪水边的伏卧群石,酷似蟠龙舞风,令游人沉醉,忘却归路。谷中有一个麻姑的传说。相传麻姑出生在皇宫,因貌丑,遭遗弃,被一泥塑商人所救,携其逃至旌旗深山栗林。16年后,麻姑在秀山碧水中出落得如花似玉。她心灵手巧,做的面塑“龙凤呈祥”,栩栩如生。尤其是她做的板栗糕点,堪称一绝。后来,她得到了进皇宫的机会,却仍回到民间栽植板栗,传授面塑技艺。人们感念她,便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了麻姑庙。清朝嘉庆年间,此地取名麻姑顶。山中奇石的命名,亦多有与麻姑有关,如,用四块巨石垒成的“栗林麻姑登天石”,还有“观月石”、“梳妆台”、“马儿石”和“长城石”。
谷中的板栗树,有三四年刚结果的幼株,也有三百年树龄青春依旧的古树。据河洛镇政府提供的数据,旌旗山栽植板栗3500亩,其中结果树1300亩,约计11万5千棵,板栗总产可达100万斤。
旌旗山的板栗颇有名气。1954年秋,河洛镇苇夼村民把精挑细选的优质板栗送到了中南海,献给了毛泽东主席。麻姑顶村的明栗,以个头大、色泽好、味道美而著名,30年前就被选送到广交会。莱阳旌旗山板栗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美味干果。而近年来,“黄穆寨饼子”更作为莱阳失传了几百年的传统名吃,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传说中的糕饼果然不负盛名,香甜可口的味道很受人喜爱。游旌旗山,除了饱览栗林风光,还有舌尖上的享受———这板栗之谷的馈赠,独一无二。
莱阳旌旗山
新闻推荐
YMG记者盖鹏面对深水中挣扎的母女,90后女兵没有一丝犹豫,纵身一跃下水救人。一次不行,再试一次。把人救上岸,送进医院,女兵选择悄悄离开,什么也没留下。这个女兵,就是莱...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