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种出”叠加效益 ——龙泉镇非煤矿山转型升级的成功范例□本报记者 董学宏 特约记者 闫盛霆 通讯员 王奕奕
远远望去,300余亩光伏电板矩阵正在施工建设中,在阳光下反射着夺目的金属光泽,走近一看,光伏矩阵间隙的葡萄、西红柿果蔬正长势喜人,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这里还仅仅只是一处废弃的采矿区。
龙泉镇属老工业镇,全镇石灰石资源分布连绵7公里,储量达10亿立方米,镇内石灰石品质居亚洲同类矿石首位,且构成均匀,无级差现象,适宜做各种用途的石灰石质原料。经过几年的开采,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石灰石资源面临枯竭,同时也给林地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以淄博汇熙矿业有限公司为例,其一矿区西部采区的石灰石资源已基本枯竭,遗留下来的是裸露的山体和开采后坑坑洼洼、高低不平、大小不一的矿坑,龙泉镇生态修复工程迫在眉睫。
生态修复转型升级
2014年,在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龙泉镇将废弃矿山修复工作及时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为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落到实处,龙泉镇成立矿山修复专门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落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矿山修复工程,计划平整绿化矿山10万余平方米。截至目前,先后投资2000余万元,平整土地4万平方米。同时,积极谋划平整土地与新上项目同步进行,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与驻地石灰石矿山企业转型。2015年,淄博汇熙矿业有限公司与山东盛唐新能源电力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土地的垂直空间,构建农业工业化发展的立体维度,探索“农光互补发展新模式”,龙泉镇石灰石矿山企业转型升级走出了关键一步。
农光互补叠加效应
“上方是光伏电站成片的电池板,下方的阴影处种植喜阴作物,在光伏矩阵的中间土地种植果蔬,不仅合理利用了土地,而且用冲刷电池板的水浇灌了土地,得到二次利用,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淄博汇熙矿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苗福孟介绍。2015年,经多方考察,龙泉镇在原矿山旧址投资注册成立淄博新明珠能源有限公司,新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后,年发电量将达到780万度,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46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208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5.77吨,氮氧化物排放24.258吨,项目生态效应显著。目前,依托龙泉镇天然富硒资源优势,光伏矩阵间隙已经种上了葡萄、西红柿等时令果蔬,今后还将在棚下种植天麻、三七等中药材,光伏和农业的叠加效益将得以进一步凸显。
换挡提速协调推进
“十三五”期间能源消费进入换挡期,能否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探索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摆在龙泉镇面前的重要课题。“农光互补”项目集光伏发电、设施农业及农业技术于一体,是光伏与农业相结合的新模式,可实现一地两用,推动当地设施农业生产,达到大棚和电站的双向受益,形成循环生态农业产业链。这一项目的建成,为光伏设施农业项目在龙泉镇的推广起到积极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今后,龙泉镇将以淄博汇熙矿业有限公司转型为范本,继续加快矿山修复工程进度,积极推动非煤矿山企业优化升级,打造农业工业化和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龙泉镇党委书记焦鹏生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孙文学)9月17日上午,张庄镇举办了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班,培训班为期1天,辖区内各远教站点管理员参加了培训。该镇党委对这次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制定了详细培训方案,明确要求辖区...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