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城阳历史遗址真不少,霸王台也在此 商周遗址、秦汉遗址都在城阳域内

半岛都市报 2016-07-01 17:59 大字

[史海钩沉]

城阳域底龙山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在此后的数千年的时间里,这片古老的土地,风雨共济,日月逾迈,从蒙昧蛮荒逐步走向文明富庶。时光悠然,政局多变而山河无改。历经岁月的洗礼,城阳域地留下了众多古迹遗存。商周遗址、秦汉遗址等就在其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霸王台商代遗址

传说楚霸王项羽与韩信交战时,曾以霸王台地为营点将而得名。记者从城阳区档案局获悉,霸王台商代遗址位于夏庄街道云头崮村北的石门山脚下的云头崮水库之中,原址一面着陆,三面临水,属黄土台地,高出地面8米多,东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由于河水常年冲刷,台地面积逐年缩小,现仅存1/10,原有的小河己于1958年截为云头崮水库,使遗址成为孤岛。

该遗址于1953年发现,后多次调查,发现文化层较厚,内容丰富。1956年,此处遗址虽未正式发掘,但山东大学师生曾多次来此考查。采集到的遗物有石镞和大量饰有粗细绳纹的灰陶片。1958年修云头崮水库时,发现许多灶址,暴露出许多灰坑,有的坑直径2米,深约1米,直壁平底。其中有一灰坑,摆放着椭圆形大卵石,表面光滑,中间微凹,存有打制痕迹。同时还发现圆形屋坑及垃圾,出土有石器、陶器、铜镞、铁镞、兽骨等。

另外,清代道光年间,山民在此附近凿井时得古戟头一枝,斑锈甚重,其时不识何年代所遗。1956年,该遗址被专家鉴定为商代遗址,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1984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此遗址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窑顶东周遗址

西窑顶东周遗址位于夏庄街道马家古镇村西,相传古代附近是驻兵之处,因此这一带有五个村均用“古镇”冠以姓氏而取名的。遗址是在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100米,高约3米的黄土高地上。其土质适宜烧制砖瓦,自清代末在此设窑,因位于村西,故村民惯称“西窑顶”。

遗址地处白沙河西岸,北去1.5公里是宅子头遗址,东去两公里是冷家沙沟遗址。遗址因建窑取土遭到破坏后,村民在此经常发现文物,当时多因人们迷信这是不祥之物而毁掉。1951年文物考察时,发现断崖中暴露出大量陶片,同时从窑工手中征集到铜鼎、铜镞各一件,1955年,又采集到石斧、石镰、石锛、石凿、石网坠及残石臼各一件。石臼保持天然石块形式,未见凿痕,枣核形的槽内部光洁细腻;石镰形状似戈头,豆绿色,精巧而美观。

据悉,1956年7月,山东省博物馆馆长王献唐先生率考古队到青岛,会同地方文管部门,组成西窑顶发掘小组,经过半个多月的发掘,共打探沟两条,发掘总面积241平方米。其中一条探沟中发现8个大小不等的圆形灰坑,最大的直径2.6米,深0.75米;最小的1.4米,深0.65米。灰坑底部平坦,坑壁较直,土质坚硬。这次发掘出土的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青铜器等。遗址内还有方形古井一眼,至水面深7米。根据遗物的制作、造型、纹饰等多方面考证,专家确认此处属东周时期居民点。1982年,崂山县人民政府将此遗址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其城遗址

城阳社区的不其路到底有什么历史?古代的不其城是什么样的呢?据介绍,不其城遗址位于城阳街道办事处的城阳、城子和寺西3个社区驻地。秦建不其城是一座土城,开有4个门,墙高约4米。城池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700米,南北宽约800米,总面积约为0.56平方千米。城内秦建县署于西汉太始四年(公元前93年)汉武帝巡游不其县时东迁,原址改建行宫。东汉建武六年,伏湛改建行宫为都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不其城遗址出土大量秦、汉时代的砖、瓦、铜镜、货币、画象石、陶罐等,说明早在秦、汉时期,不其县的经济文化是较为发达的。

据悉,汉灵帝光和五年,童恢任不其县令,这也是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不其县令。童恢在任期间,勤于政事,体恤民情,扬恶惩善,深受百姓拥戴。童恢十分注重农业生产,百姓安居乐业,致使“牢狱连年无囚”,附近各县的百姓纷纷迁来定居,这一时期成为城阳域内建置史上的鼎盛时期。因为政绩卓越,童恢升任丹阳郡太守。童恢死后,不其百姓为他在童真宫修建了衣冠冢,以纪念这位爱民如子、两袖清风的县令。1982年,城阳区将其公布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城阳区对童真宫进行修复,荒芜破败的庙宇重新焕发生机。

文/本报记者栾英杰图/由史志办公室提供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