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保的二胡情
说起《二泉映月》,很多人会想起二胡,正是二胡那音色多变,低沉婉转的声音,才赋予《二泉映月》以生命。在临沂郯城庙山镇的一个小村子里,虽然没有阿炳这样的民间艺人,但是却有一位擅长制作二胡的工艺美术大师,用他几十年高超的制作技艺,赋予数不清的二胡以灵魂。
这位被授予“山东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民间艺人名叫高振保,世代居住在郯城庙山岳庄村。如今,受他的影响,岳庄村家家户户都以制作各种民乐器为生计,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高振保制作二胡的技艺师从自己的父亲,但并不是祖传,而是父亲高永贵逃荒至苏州时,迫于生计学习的技艺,后经高振保取众家之长,才有了今天。已经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郯城二胡有着其特有的韵味。
“这二胡看似简单,但制作工艺却相当复杂。”高振保说,一把二胡从选材到最终成型,前后需要100多道工序。而且由于木材、蒙皮等制作材料的不同,每把琴的音色和音质都有自己不同的韵味。“就算一样的材质,也不能保障每把琴的声音都一样,这就是纯手工打造乐器的独特魅力所在。”高振保说,很多人会在这细微的不同中,找到一把属于自己的琴,使其成为一生的伴侣。
今年67岁的高振保有四个儿子,其中三个继承了自己的手艺,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现在,两代人依旧聚在一起,经营着这份祖业。对于一些关键环节,高振保一定要亲自把关。“一些珍贵木材的加工,我还是要自己动手的。”高振保说,如今,爱好胡琴的人越来越多,对木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黄花梨、紫檀、红木都成为制作胡琴的木料,而且,慕名而来的客户遍布全国各地,很多业内知名的民乐演奏家,都和他有着长期的联系。
“干这行几十年了,会制作的乐器也得有几十种,要是真叫我闲下来,我还真受不了。”高振保说,他这一辈子就只和这项工作打交道,制作乐器早已成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高振保说,父亲传下来的手艺,万万不能丢。现在三个儿子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但是他不允许他们分开。如今,早已经四世同堂的高家每天都充满了忙碌和欢乐,高振保最希望的事情,还是这份手艺能够在孙子辈,还有重孙辈传承下去,让郯城二胡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新闻推荐
青岛闽龙钢材交易市场日期:2010-01-29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