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巴姚家岭”的华丽变身
2007年以来,姚家岭不断加强新农村规划建设,改善村民生活,逐渐成为文明生态新村,实现了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
——— 姚家岭嬗变之一(综合成就篇)
□本报记者 张茜
短短几年时间,在莱城西部崛起了一座现代化新社区,这就是凤城街道姚家岭村。这里新楼林立、设施完善、百业振兴,人们生活幸福和美。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村庄,没有水,路不通,姑娘们不愿意嫁进来。姚家岭是如何嬗变的?近日,记者走进姚家岭,深入探究姚家岭的奥秘,采写了一组报道,敬请关注。
“干巴姚家岭”的历史档案
媳妇们这样说:“以前人们都称这里叫‘干巴姚家岭\’,外村人都笑话我们嫁到了姚家岭。”
村民们这样说:“过去大家都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现在我们这里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来到村里的城里人,哪个不羡慕咱?”
姚家岭位于莱城大街与鲁中西大街交会处,曾是凤城街道最落后的村。2008年前,全村有丘陵薄地600亩,主要以种土豆为主,全村人一直过着温饱生活。旧村占地390亩,住房360座,危房14座,年久失修的60多座,是一个典型的空壳村。全村人都还住着土坯屋,走着泥土路,满村都是柴堆、粪堆、垃圾堆,杂草丛生,苍蝇满天飞,就连喝水都是难题。
嬗变——从一个带头人说起
就是这样一个村民羞于提及、外村人提及笑话的落后村,而今,却成了凤城街道发展最快的村——— 座座新楼拔地而起,柏油马路通到大街小巷。老年公寓、文化广场……一应俱全,受到各级政府的肯定和奖励,并荣获“山东省生态文明村”、“全国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山东省安全示范社区”、“山东省银龄之家”、“莱芜市科普示范社区”、“市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办事处全面发展突出单位”、“群众文化活动先进单位”、“工业项目引进先进单位”、“载体建设贡献单位”、“明星村居”等十多项奖项。在凤城街道办事处组织的新村建设、社区管理等现场观摩会上,姚家岭村连续六年列入第一方阵。短短五六年间,凤城街道姚家岭村不断创造着奇迹,彻底结束了落后的历史。
是什么让姚家岭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
关键是有了一个好带头人。2007年10月,乡亲们全票推选出他们心目中最能带领姚家岭村走向致富路的党支部书记——— 徐勤烈。当时,徐勤烈是机关离岗干部,拿着退休金,还有自己的企业。他并不想操这个心。在办事处领导的再三劝说下,在老少爷们的再三请求下,想到为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梦想,为了能让这片贫瘠的土地换发生机,几番纠结后,徐勤烈下定决心:“非干出番事业来让村里老少爷们看看,再也不让人笑话咱‘干巴姚家岭\’!”
头半年,徐勤烈天天到处跑手续,跑项目,跑贷款,终于,姚家岭不再是死水一潭,面貌悄然发生变化。
姚家岭十几年不划宅基地,年轻人和老人住在一起,生活不便,摩擦不断。69岁的老人徐勤贤说:“早就想分开过,没地没房。”徐勤烈在建设新村居住区的同时,早已把老年人的安置盘算好,那就是:建老年公寓。老人们半信半疑:“村里一分钱也没有,拿啥盖老年公寓?”徐勤烈胸有成竹——— 用鲁中西大街西延占地补偿的104万元启动工程,再让开发商垫资,缺的口子自己再东拼西补上。
仅用半年时间,65套主房三间、一卫一厨、单门独院,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老年公寓落成了,全村62户85位老人欢天喜地地搬进了老年公寓。
搬进了老年公寓,当看到冬天老人们还是舒不开身时,徐勤烈决心进一步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2012年6月份,姚家岭又投入800万元新建了4栋72套、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老年公寓。在去年九九重阳节,全村63户符合入住条件的老年人全部搬进了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楼房。新建的老年公寓,配套建设了占地340平方米的办公室、食堂、餐厅、开水房、浴室、活动室等设施,为老年人实施免费住房、免费用电用水、免费供暖、免费洗澡、免费查体“五免费”制度,逢年过节还送油送面。全村男女老少个个竖起大拇指,人人拍手称赞。
致富——从美丽乡村建设开始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徐勤烈的又一大手笔。农产品批发市场是2009年莱芜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总投资上亿元。徐勤烈接了过来。没有资金,他“借腿搓麻线”,采取招商引资、建筑投资方垫支、村集体预支和预售摊位等方式筹集资金……没让政府投一分钱。一个建筑面积90000多平方米的大市场拔地而起。
2008年,姚家岭抓住鲁中西大街延伸改造的历史机遇,通过承揽各项工程,全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203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30元。接着,又充分利用旧村改造的新政策,一口气建了6栋居民楼。几年来,通过连续不断的旧村改造,一个占地125亩、设计合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的高标准、现代化高档住宅小区矗立在凤城西部,姚家岭彻底换了容颜。
村民们自豪地说:“这一座座黄白相间、整齐矗立的居民楼,就是我们的新村居住区。一户手里攥着两套楼房呢。”截至目前,共投资1.4亿元,完成27栋住宅楼,7栋沿街楼,综合办公楼1栋及其他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共计达115114.4平方米。
姚家岭整个新村按“四通、五化、四配套”设计,即通气、通暖、通客车、通网络;街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洁化;配经营场所、配治安服务设施、配垃圾清理处理设施、配文体活动设施。社区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住上了楼房,村里想方设法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大力实施文化强村战略,建成设施完备的文化娱乐广场,并组建了一两百人的“姚家岭艺术团”,受到居民一致好评,还多次荣获各种文艺汇演奖项。
无商不活。村两委把招商引资放在工作首位,今年引进了山东泰益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莱芜土地产权交易中心、市政搅拌站、钢材批发市场,一个个新项目落户姚家岭。同时引进130户个体企业,全年完成协税200多万元。徐勤烈说,目前已有上百家企业来找他上项目,但他表示:“一般项目不能上,要上就上环保型的高档服务业项目,不能瞎了这块宝地。”
新村的建设源于大家伙的共同努力,也源于党员们的辛勤付出。几年来,姚家岭大力加强党组织建设,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党员民主生活会,推行“党员连四邻,党群心连心”活动,每一名党员包10户村民,推行党员回家工程,实行“四联”工作机制:联发展、联民生、联稳定、联感情,较好地融洽了党群关系,同时开展党员“送温暖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党支部的战斗力,增强了党支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通过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姚家岭村旧貌换新颜,徐勤烈也被评为“艰苦创业好支书”。2013年,姚家岭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300万元,其中集体经济收入140万元,已形成集体固定资产达到1.5亿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1600元,比上年增长110元。集体安排就业人员达120多人,全村就业人数达450人,占应就业人数的99.4%。2014年,他们的目标是,全村经济总收入突破2500万元,集体收入达到1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14000元。
幸福——从村民有盼头谈起
说起村里的巨变,村民亓长青最有发言权。以前,由于家里穷,他45岁了,连媳妇也找不上来。旧村改造一期还房后,他的土坯屋换了一套楼房,接着就有人上门来提亲了。亓长青说:“以前不敢想的事,现在变成了现实。现在姑娘要想嫁到我们村,还得层层把关呢。”
嫁到姚家岭15年的物业公司会计王静说:“刚嫁到姚家岭时,村里人说这么好的闺女怎么上了姚家岭?现在他们说你们这些嫁到姚家岭的可长住眼了。”
现在落户姚家岭的方下镇安台子村民王玉德说:“我们就是看到姚家岭啥都好,才来买房子。有位好领导,百姓跟着享福。姚家岭人太有福气了。”
新闻推荐
近年来,鹏泉街道充分发挥高新区产业相对集聚、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优势,认真落实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民营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
□通讯员 徐国涛搭建民营经济发展平台8月29日,笔者来到鹏泉工业科技园。这是鹏泉街道去年开始建设的新园区,园区目前已经入驻项目7个。其中,在这里落户的山东金智瑞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