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渭一窑址,绵延淄博窑系遗韵 本报记者 宓家峰

淄博日报 2014-01-24 19:03 大字

渭一窑址全景市、区文物局负责人调研考古工地地碾图片1月17日,记者从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获悉,该局《关于申请淄川区渭一窑址文物保护规划立项的请示》得到省文物局的正式批文,让下一步开展渭一窑址保护有了“尚方宝剑”。

在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资料室,记者调阅了关于《淄川区龙泉镇渭一村古窑址挖掘简报》。一段段鲜活的文字和一张张实物图片,将那段近二百年的时光倒流,记者除了用“震撼”来形容,还有就是作为淄博人对淄博陶瓷有如此深厚历史的无比自豪。

“淄博,特别是淄川,是历史上有名的制瓷中心,其中寨里更被誉为北方陶瓷发源地。在淄博的考古发现过程中上,有不少各个时代瓷器文物出现,但是真正体现制作工艺流程上的实物性资料、遗迹等几乎没有。渭一窑址是目前发现的全省唯一一处完整保存陶瓷制作工艺的清代古窑址,传承了淄博窑系历史发展,将淄博陶瓷制作流程实物遗迹空白补齐,具有重大意义。是淄博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淄博陶瓷考古清理方面最为重大、严谨的考古发现。”市文物局局长宓传庆说。

“渭一村出土的地碾以及古窑址、两个水井、泥浆池、二次沉淀池以及大量出土陶瓷片,经过断代皆为清代的遗迹及文物,从其中一处水井中出土的早期陶瓷器皿残片,包括白釉、黑釉、红陶等经研究应为金代,进一步丰富了淄博陶瓷史,更提供了瓷都淄博为北方重要制瓷重镇的依据。”淄川龙泉渭一古窑址考古清理技术顾问、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导任相宏对记者说。

缘起,“清代”地碾

时间:2012年3月4日。地点:淄川当地企业淄博兴利陶瓷有限公司。该公司对其位于龙泉镇渭一村的土地、旧厂房清理过程中,发现了古陶瓷制作工艺中使用的三台碾料用地碾。这其中最大的那个地碾直径约6米,周长20余米,当时其余的两台依旧埋在地中。“不过,据目测另外两台石碾也与这台大小、重量、尺寸等相当。”参与考古清理的市文物局考古工作室徐学琳主任对记者说。

据他介绍,“当时其中两台保存完好,还在附近发现了配套的泥浆池和晾泥池,考虑到这有可能是贵重文物,淄博兴利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司维利在发现这些实物的第一时间要求施工工人停工并向文物部门及时汇报。”

从现场的实物资料图片来看,其中一个地碾大部分还埋在地里,完全暴露在地面上的碾砣,据测量直径约1.8米、碾沟宽约0.5米。后来,经过山东大学考古专家考证,此辗年代确定为清中期,在淄博历史上属首次发现。

记者采访获悉,地碾在当时是制造陶瓷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碾磨制造陶瓷的原材料,使之与水成为“浆”。

据徐学琳介绍,当时他们在村子里还就地碾对村中老者进行了“口述”调查。据老者介绍,“上世纪初,这个窑址周边建有36号、37号、41号、43号4个馒头窑,当时用四头牛同时拉碾,将碾砣拉动,进行研磨原料,然后再在配套的泥浆、晾泥池中沉淀、晾晒。当时这里的工人众多,老牛拉碾属于半机械化,减少了人工的使用,使得生产原料得到充足供应。后来,这个制瓷厂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用机械研磨代替了地碾的使用,地碾也就随之退出了历史舞台。”

据了解,此次发现地碾的旧址系建国后的国营山东淄川陶瓷厂原址,之前为公私合营的益民窑厂。再追溯到之前,史料记载为中国陶瓷大缸的发源地,至清末该地方就已发展到了上百座馒头窑,成为该地一大窑群。在发现地碾的周边,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古陶瓷制作旧址上一直完好保存着多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馒头窑。

考古清理,历史改写

2013年10月至12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淄博市文物局、淄川区文物局联合组队,对窑址进行考古清理,清理面积约3000平方米。通过此次清理,清理出相关制瓷遗迹并出土大量不同时期瓷器(片)、陶片、窑具等遗物。

期间,省市区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多次到现场勘查,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文物局局长谢治秀亲临现场考察,并做出清理保护的具体指示。

整个挖掘清理过程在2014年1月6日全部结束。记者在这份名为《淄川渭头河(渭一)窑址清理简报》上看到了如下的数据资料。

遗址地表原堆积大量建筑垃圾,厚0.6至1.2米,清理后即暴露出相关遗迹。所见遗迹包括水井、石碾、泥浆池、晾泥池、二次沉淀池、料缸、制作间、窑炉和若干道水渠、管道等。分布较为集中,基本保存完整。

石碾由碾盘、碾轮组成,以保存完整的一号石碾为例。碾盘由两层打磨规整的石块垒砌而成,现仅存底部石块。近外沿处存留有碾槽,碾槽底东北部残留一圆孔,应为出料孔。中部为一同心圆,不砌筑石块。碾轮为单块石料雕凿而成,中心一圆孔,边缘修凿两对梯形缺口,应为固定碾盘柱的榫卯结构。碾盘直径约600厘米,碾轮直径160厘米,厚40厘米。

……

通过此次对窑址系统的考古调查、清理工作主要结论如下:明确渭头河(渭一)古窑生产的主体内容,包括燃料、原料、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是山东地区目前唯一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古代窑址。通过对邻近地区历史上窑场分布的区域系统调查,包括北部的台头、龙口、南部的泉头、矾场等地区,渭头河(渭一)窑址基本位于本地区窑群的中心区域,集中反映出本地区陶、瓷器生产的基本内容。其中,泥料产地在西山,距窑址100米;釉料产地在南峪,距窑址500米;销售集市为龙口村玉石街,距窑址2000米。

新清理出泥浆池、晾泥池、二次沉淀池、水井等遗迹,整个清理区基本可以组合成两套完整的陶瓷生产工序——包括坯料的粉碎、沉淀筛选、晾晒、拉坯成型、施釉烧造。制作间外部清理出摆放整齐的不同时期大缸,内部物质经判定为釉料。经向当地老艺人请教,应为盛放釉料的设施。其所处的位置,也从侧面说明料缸与制作间之间的早晚关系。

实物资料结合丰富的口述材料,基本可将渭头河(渭一)窑址烧造历史划分为三个时期:清代中叶至清末;民国时期;建国后到上世纪70、80年代。此外,二号水井出土大批金元时期瓷器,为进一步探寻渭头河窑址早期内容提供了史料依据。对此,任相宏教授评价为“国内罕见,山东唯一”。

建馆,意义深远

记者了解到,渭头河窑址时代虽然为清中期,但保存状况良好,在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古代窑址中均罕见。此次的清理工作,也更系统地展示出北方地区瓷器烧造的流程。对于窑址范围内相关遗迹及本地古代瓷器制作工艺,亟需合理地规划、保护。

“地碾遗物以及整个古窑旧址的配套设施能够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来,实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大事。这无疑是淄博陶瓷生产历史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淄博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窑址,是一笔极有价值的、重要的陶瓷工业发展的遗产。”宓传庆向记者介绍。

“如果以年代的传承来看,寨里制瓷始于北齐,磁村自寨里衰败的唐代开始兴起,而兴盛于宋元时期的西河镇坡地窑存在时间较短,此次位于龙泉渭头河的这处古窑址始于金代,断续发展至上世纪70、80年代,这样一来整个淄博窑系的脉络就清晰可见了。”任相宏表示,这处古窑址对于整个淄博窑系发展有重大意义。

“淄川当地曾发现过多处馒头窑,但如此完整保存下来的还没有,我们计划邀请各级文物专家指导,对此处窑址进行重新规划,以保护古窑址为主,在原址建设一处淄博古窑遗址博物馆,将古代制陶、制瓷工艺流程完整再现。”淄川区文物局局长蔺开庆说。

此前发现的寨里古窑址、磁村古窑址、坡地古窑址都已残缺不全或埋于地下了,而龙泉渭一古窑址却保存完整,不仅有地上的古建筑,还有地下古遗址,可以真实再现古代陶瓷的整个生产过程,可展性极强。

古代制陶工艺流程的完整再现,不仅对淄博古陶瓷制作发展具有重要考古价值,还将对淄博陶瓷的古今传承和今后发展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为“淄博陶瓷·当代国窑”增添了浓厚的一笔。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淄博市文物主管部门将开展淄川龙泉渭一古窑址申报大遗址保护项目工作,并筹建展示淄博古陶瓷发展史的“淄博古窑遗址博物馆”,广大市民有望到此一睹淄博窑系发展的历史“真容”。

新闻推荐

高城镇:创新引领社会发展新航标 □本报记者潘卫平通讯员王永青刘鹏

...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