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莱芜的“绿色”崛起 ——— 晋豫鲁铁路通道沿线采访之莱芜篇
本报记者 王大鹏
栈道、亭榭、岛屿、绿水自然相融,云水别岸、阳光草坡、烟波飘渺等“十景”交相辉映……10月27日,随着一步步进入莱芜龙马河生态景观公园深处,一座彰显绿色、生态、亲水、人文理念的生态公园缓缓呈现在联合采访团记者们的眼前。
而这座投资3.8亿元、已完成绿化面积24万平方米、水面20万平方米的城市景观工程,仅仅是近年来莱芜市“绿色”崛起的很小一部分。
莱芜,地处鲁中,是山东省重要的钢铁生产和深加工基地,有“钢城”之誉。在人们的记忆中,钢铁业是高耗能重污染的代名词。居住在钢铁厂附近的老百姓说,有段时间,经常是黄烟滚滚、烟尘扑面,端着一碗饭在院子里,一会儿就撒上一层“灰料”……
但如今,莱芜已走出重工业轻环境的怪圈,落后的工艺、粗放的线条、暗淡的色调,被一流的管理、集约的经营、绚丽的光彩重新定义,一座以生态建设为主线,山青、水美、城绿的“绿色”钢城正在崛起。
用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增长。针对实际,莱芜市将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坚持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用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环保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规划建设了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开展。
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莱芜市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围绕节能减排、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修复等领域,实施“四个一”工程:即推广一批先进实用技术,实施一批产业发展示范工程,扶持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培育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环保型骨干企业。同时,着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突出抓好钢铁、电力、煤炭等行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及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扩大煤矸石、粉煤灰、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用民生理念构建美丽莱芜。近年来,莱芜市牢固树立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开发理念,着力加强区域生态保护,严守“生态红线”。同时大力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实施水系绿化、荒山绿化等重点工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蓄积量,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城乡、景观优美的绿色生态网络。
为深化生态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莱芜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鼓励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市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开展投资融资和工程项目建设,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依靠社会资金、运用市场办法解决生态环境建设和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对生态建设的金融支持能力。同时,创新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政策,明确生态补偿重点领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方式,平衡不同地区发展和环境权益。在全省率先实行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形成了能够反映环境容量、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污染治理成本的排污权价格体系,促进了污染减排和环境质量改善。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给家乡的上空一片蓝天”,这句话已然植根在莱芜人心里。漫步莱芜城区,望着朵朵洁净的云,吸一口新鲜的空气,你会爱上钢城新景……
新闻推荐
本报通讯员 刘惠“霜熟稻粱肥,几村农唱;灯红楼阁迥,一片歌声。”近年来,东港区“眼”向基层,“面”朝群众,挖掘文化底蕴,创新文化载体,城乡群众文化蓬勃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不断成长壮大,城乡6...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