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龙口地名沾盐味

烟台晚报 2013-07-10 19:43 大字

□刘建昆

龙口经济开发区沿海一带,自古是海盐的产区,春秋时,齐国即“通东莱渔盐之利”。汉代古县(遗址在今龙口北马镇古现村一带)也有“设盐官”的记载。直至今日,龙口地名中仍然保留了不少产盐的痕迹。比较典型的地名是北皂前、后村。

设灶熬盐的“灶”字,繁体字写作“竈”,与“皂”字形相近,读音相同,因此,这两个字之间出现简化或通假是可以理解的。例如逄家村《逄氏族谱》记载的“皂地无税”,实际上就是“灶地无税”,而且这种说法也是有史实依据的。《明史》卷八十《食货志四》记载:“明初仍宋、元旧制,所以优恤灶户者甚厚,给草场以供樵采,堪耕者许开垦,仍免其杂役,又给工本米,引一石。”

传说中,廒上村村名的由来,也与熬盐有关。据光绪元年立的《修祖墓孙氏先祠碑文记》记载,孙姓人于明万历年间自招远石虎孙家村徙居于此,孙氏孙守魁以熬盐为生,故给村庄取名“熬上”,后改名廒上。

马亭王家等地名,或许也来自盐场。“马亭”,在史料中有时与“马停”并用,至今难以分清。按《宋史·食货志》:“凡鬻盐之地曰亭场,民曰亭户,或谓之灶户,亦称灶丁。”早期,亭户和灶户还是有点区别的,亭户专指熬海盐之户,后来逐渐不再区分。宋金时代,黄县均有盐场之设置。

灶户遍及我国沿海地区,多是流放罪人及其后裔,地位低下。由于盐自古以来是国营专卖的物资,盐税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为了保证盐的生产供应,历朝历代对生产盐的灶户都实行严格的人身控制,区别于普通“民户”。灶户的工作十分辛苦,生活负担很重,明代杨基在《与陈时敏别》一诗描述道:“灶户八九家,皮肉瘦且黧。”清代吴嘉纪的诗中也有形象记述:“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

清朝初年,户籍改革,取消了军户和匠户,但仍然保留了灶籍。到清康熙年间,(黄)县内有盐场一百三十五处,设有盐运分司。雍正年间,山东的灶丁摊丁入地,灶户的负担有了一定程度的减轻。不久,盐场制度也正式废除了。

新闻推荐

1940年胶东五旅打响郭家店战斗, 共毙伤日伪军100余人,粉碎日军蚕食平招莱掖根据地图谋

本报讯(YMG记者李鑫通讯员任秉强郑奎强摄影报道)莱州郭家店战斗,是八路军胶东五旅在胶东地区对日正面作战的一次规模最大的战斗,它粉碎了日军在平招莱掖根据地中...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龙口地名沾盐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