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莱城区狠抓就业保障惠民生

莱芜日报 2011-11-16 22:18 大字

■民生之声

送培训 送岗位 送信息

莱城区狠抓就业保障惠民生

本报讯(特约记者 张奎 通讯员刘志鹏)家住莱城区大王庄镇的亓同祥多年来一直从事生猪养殖业,猪肉价格的不稳定给他的经营带来了很大烦恼。但自从参加莱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大王庄镇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后,他利用所学知识,在生猪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了饲料、防疫药品经营,成立了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效地抵御了市场风险。今年以来,莱城区坚持把提高群众创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作为服务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从强化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方面入手,搭建创业平台和载体,形成了以创业促就业工作体系,全区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果。

大力实施就业创业培训,开展送培训下乡活动。坚持探索建立统筹城乡就业新格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推行公共财政购买培训成果的办法,支持各类劳动者参加技能和创业培训。在具体工作中,坚持重心下移,“送教下乡”。依托全区13个镇(街道)的劳保所,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零距离”创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共发放培训券10000余张,总计有5800名劳动力参加了40个种类的技能和创业培训项目培训。“送教下乡”不仅让受训群众节约了时间,也减少了其往返城乡的交通、生活等费用,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在此基础上,全区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大力开展“订单式”、“储备式”技能培训。通过与山东九羊集团、汇金公司等多家企业联系,确定了一批市场潜力大、就业前景好的培训专业,按订单要求进行培训,定向输出,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近年来,先后有1074名城乡劳动力参加了电工、焊工、计算机、冶炼等技能培训,其中有90%以上的受训人员先后与合作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有效缓解了全区就业压力。同时,定期举办SYB(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培养小老板。结合全区实际,开展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YB创业培训,对返乡创业带头人、被征地农民、大学生、退伍军人等一切有创业愿望的人员进行SYB创业培训,并在寨里温州商城、凤城街道姚家岭农贸市场、张家洼街道银龙工业园设立创业基地,提供创业指导服务,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创业。通过培训,上半年共有140人成功进行了自主创业,累计发放创业补贴2.1万元,协调银行发放小额贷款25万元。

坚持城乡就业一体化,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在区级人力资源市场建立定期集中招聘制度的基础上,发挥镇(街道)劳动保障机构和村级劳动保障协理员的作用,利用农村集市人员比较集中的优势,开展“集头招聘”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和求职用工信息,提供就业政策、维权指导、务工常识等就业咨询服务,为各类群体送信息、送岗位、送服务,让农村劳动者在自家门口得到就地服务。上半年,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招聘会39场次,共有117家企业前来参加招聘活动,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吸引市、区6000余名城乡劳动力前来求职、咨询,达成就业意向3000余人;各镇(街道)组织开展“集头招聘”活动30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40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2300余人。

围绕经济发展大局,开展送服务到企业活动。九羊集团在发展过程中急需大量的电工、电焊工等技术工人,而周边劳动力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区政府了解这一情况后,由区人社局牵头在九羊集团召开了“全区就业工作暨服务企业用工座谈会”,围绕服务九羊集团等大型企业用工作了具体部署,将九羊集团等36家企业的招聘用工信息印制成“企业空岗信息表”,通过区、镇、村三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向群众发放,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不足压力。结合为企业排忧解难活动,莱城区倾力为企业发展搞好服务,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的作用,为企业招聘提供平台,满足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与此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培训,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帮助企业化解劳资纠纷,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新闻推荐

给水库移民送份“礼”

本报记者 柳尧杰按照国家有关水库移民政策,和其他水库移民一样,莱城区大王庄镇富岭村的陈佃美一家每人每年能得到600元的专项扶助。今年,让陈佃美颇感意外的是,除了600元扶助,她还获得了一份大专...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