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东> 山东新闻> 正文

“转调”迸发新活力——— 莱城区推进项目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侧记

莱芜日报 2011-08-02 22:53 大字

通讯员 杨亮

莱城区上半年发展成就令人振奋: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9亿元,同比增长13%;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71亿元,增幅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8亿元,增长17.5%;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增长25.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750元,增幅22.3%。

这些看似枯燥的数字,既诠释了莱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实力”,又展现了莱城区推进项目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所迸发出的新活力。现在的莱城区,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财政收入更加合理,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正向着“新兴产业集聚、商贸旅游繁荣、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的新城市阔步前行。

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筑牢发展基石

想要唱好“发展戏”,先得搭建“好舞台”。莱城区整合区域优势资源,把莱城工业区和莱芜农高区作为优化布局、集约发展的高位平台,把镇域经济园区作为调整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新兴基地,为项目引进建设和企业扩张升级筑牢了发展基石。

莱城区聘请国内一流的规划设计单位,科学编制了莱城工业区战略发展规划。工业区内建设的龙马河公园、雍和园社区等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改善了宜商宜居环境;新开辟的汽车配件产业园、奔速电梯产业园、氟化工业产业园等“区中园”发展迅猛,丰富了发展内涵。目前,莱城工业区“一环、两轴、八纵八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全面形成,“七通一平”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莱芜农高区扩规模抓升级,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和研发中心,被山农大确定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万兴公司工业园、六和肉鸭加工、得利斯食品工业园等10个新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农高区的发展腾飞注入了新活力。同时,莱城区引导各镇(街道)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推进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推动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调整规模产业格局增强发展后劲

莱城区大力实施骨干企业培植和大项目带动战略,培优扶强骨干企业群体。围绕加大对骨干企业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力度,全区深入开展了助推企业优化升级活动,钢铁、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80%以上。

按照市委、市政府“一线连四区”发展思路,莱城区高标准建设了莱城大道、汇河大道,缩小了城乡差距,拓展了发展空间,为九羊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九羊集团销售收入快速增加到现在的137.86亿元,已成为中国制造业500强、山东企业(集团)200强、山东民营企业100强。为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增强发展后劲,九羊集团投资两亿元建设九羊文化产业园。目前,全区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4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21家。

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彰显发展活力

莱城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的技术交流合作,建立了一批院士工作站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开发出了一批高科技产品,增强了企业竞争力。全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8家,省级创新型企业7家。

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强力推进激发了莱城区的内部活力,彰显了莱城区的崭新魅力。于是,一个个新项目在莱城区落地生根,实现了项目引进、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固德化工、汇金公司、慧通轮胎等企业的重点改造扩建项目相继进行,实现了规模膨胀、产值效益的成倍增长;通力机械矿用救生舱项目、锦尔泰汽车配件项目、200万吨选矿项目等一批高新技术新项目的相继建成投产,实现了企业转型升级、科技创新的“华丽转身”。 

新闻推荐

雪野旅游区千方百计确保教育投入

本报讯(记者 吴骞 通讯员 李秀杰) “一定要确保明天正常开学。”8月31日,雪野旅游区鹿野学校校长毕桂梅在施工现场指挥着。这天,鹿野学校1278平方米的教学楼加固工程正在清理室内卫生、进行通电检...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