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滕县创办了一所工读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农村工读教
1966年春,滕县创办了一所工读教师进修学校,对全县农村工读教师进行培训。这所学校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足可以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那个时代一种教育现实,一种特殊的办学方式,现在听来似乎挺有“意思”,或者说有点“不可思议”,但在教育史上应该说是留下了不可忘却的一页。
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末,在农村,为解决一部分入全日制小学有困难的学龄儿童入学问题,出现了一种简易小学,有的地方还叫耕读小学。这种小学,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小型分散,形式多样。在时间上,有早班,有午班,还有晚班,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忙闲情况,选择上学的时间;学生可以带着弟妹上学,还允许迟到、早退;教师巡回施教,一天内要轮流到几个教学点去;课程设置简单,只有语文和算术,唱歌和游戏虽不可少,但不作为课程;学制灵活,以基本达到初小程度为准;办学经费从大队公益金中支出,教师由大队从本村有文化的社员中挑选,报酬记工分。
1964年,国家主席刘少奇来到山东视察,提出“两种教育制度”问题。于是,全省统一就把这种简易小学或耕读小学统称为“工读小学”。为此,山东省成立了第二教育厅负责这项工作。据《滕州市教育志(1840—1999)》载:当年,全县工读小学发展至992处,学生37094人。至1965年,学校发展至1670处,基本上达到了村村有工读学校,学生66462人,约占当时适龄儿童的39.9%。这样,当时还没有提出“普及”小学教育的口号,但为了堵住新的文盲产生的口子,办好工读小学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工读小学的迅速发展,工读小学教师不足和工读教师文化业务水平不高的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在这种形势下,创办一所工读教师进修学校,培养工读教师,这就迫在眉睫了。
首先是学校选址。因时间紧,平地新建一所新的学校已来不及,于是就选定在县城东南约4公里的原县福利厂旧址。福利厂位于东沙河公社蔡村西■河东岸,占地20余亩,有房屋30余间。1960年福利厂下马后,房屋闲置,土地为滕县师范学校劳动基地。
定址后,县文教局拨出专款,并抽调金庄公社中心校甘会计负责房屋翻修,同时购置教室桌凳、宿舍床板苫席以及伙房炊具等。与此同时,开始抽调人员。由滕县函授师范学校主任马殿华具体负责,县文教局从官桥、大坞和辛庄(即后来划归山亭区的水泉)等中心校抽调四名任课教师,以及调勤杂人员和伙房工人。就这样,在当时“多快好省”的口号声中,一切筹备妥当,于1966年4月末的一天,在校门两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8个红色大字的衬托下,“滕县工读教师进修学校”正式挂牌成立。
5月1日这一天,作为学校第一期学员,从全县30个公社选派的100名工读教师,从四面八方汇集来了,学校正式开学。开学典礼由县文教局一名分管工读教育的张局长主持。
学员分两个班,每班配两名班主任,一名男老师,一名女老师。课程设置有汉语拼音方案和语文教学法、算术教学法,另外,还设音乐课和图画课,重点教学乐理及其视唱。没有现成的课本,任课教师参考师范教材和外地交流材料自编教材,刻印成讲义。学员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鲜,有趣,且又是他们教学急需的东西,所以学习积极性很高,每天早晨起床铃还未响,阵阵读书声和嘹亮的视唱声就开始响彻在■河岸边了。另外,为丰富教学内容,学校还组织师生去学校附近的康村参观听课,组织去滕县烟厂参观机械化作业,还请县委宣传部的两位领导同志到校作报告,一次是国际形势的报告,一次是教育改革形势的报告。
谁知,风云突变。6月中旬,随中央“五一六”通知下发,“文化大革命”风暴骤起,学校接上级指示,立即停课,赶快结业。本计划两个月的培训,在一个半月内就匆匆结束了,刻印的教材还未教完,学员就纷纷各自返回各自公社,教师整理收管校产;本计划持续办多期的培训班,就只办了一期。7月后,教师先后调走,校产移交滕县师范学校。
就这样,一所应形势而生,办得卓有成效的学校,又应形势而结束了。至于以后的“滕县教师进修学校”的创办,那是十二年后的事了。
新闻推荐
...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