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牢“硬件”设施 实施产业扶贫 创新“互助养老” 红泥崖村用精致“良方”走上“逆袭”之路 ■聚焦精准扶贫

黄海晨报 2017-08-17 09:16 大字

本报记者 黄建玲 通讯员 朱庆鹏

红泥崖村是位于五莲县城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庄,因为产业发展单一,经济发展滞后,成为市定贫困村。从前,村里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另谋出路,剩下老弱病残,不具备摆脱穷根的能力。

面对贫穷的病根,红泥崖村积极寻找脱贫之路,通过打牢脱贫“硬件”设施,多举措走上产业扶贫的路子,创新“互助养老”扶贫新模式等扶贫举措,成功走上“逆袭”之路,彻底摘掉了“贫困”的穷帽子。

/ 从根上打牢脱贫“硬件”设施 /

红泥崖村内的街道一直是村南矿山石材外运的主干道,运送车辆穿行村内,严重影响了村民正常生活,但修改道路占了谁家的地都不愿意。镇、村也多次想将石材运输路线挪到村外,一直未能解决。

红泥崖村支部书记张守英上任伊始,便深深地意识到,要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改善路、水、电这些基础设施。于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村两委做通群众工作、勘察改路路线的行动开始了。为了筹钱,挨个采矿点争取支持,一遍遍跑相关部门,最终调出了15亩地,筹集70余万元建成了一条运输石料的专用路。

路修好了,村里又趁热打铁,抓住上级“一事一议”项目机遇,争取43万元扶持资金硬化道路4320平方米,实现了村内主街道的绿化、亮化,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

“吃水难”也是困扰村民多年的问题,张守英克服重重阻力,多方筹资94万元,将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

通路、通水之后,按照贫困村摘帽“五通十有”要求,先后筹资500多万元,建起了便民服务大厅、健身广场、卫生室、幼儿园、农资超市,不断完善提升村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 多举措走上产业扶贫的路子 /

改善基础设施是脱贫的第一步,发展生产才是致富的根本。守着绿水青山,村民却过着清贫的日子,村两委反复思量后,决定走产业扶贫的路子,让贫困群众口袋鼓起来。

说干就干,村里立足粮食作物丰富的实际,筹资80万元,建设了扶贫车间,主要加工手工煎饼,优先从贫困户中收购原材料,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打工,每天可挣到80元左右。

“这是一个多赢的项目。”洪凝街道扶贫办主任王金科介绍,“既帮贫困户销售了农产品,还吸纳了贫困人口就近打工,同时加工的产品外销也赚取收益,村集体和贫困户都有了收益。”

该村还通过“村企合作”的方式,建设了35k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站一处,年收入可达2.8万元,全部用于扶贫;同时,将2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注入国有企业,折股量化后村集体收益也用于扶贫。

红泥崖村紧邻3A级景区大青山,为拉动旅游经济发展,张守英提出发展“汽车后备箱经济”,让游客途经村庄时,将本地特产满载而归。基于此,引导群众因地制宜发展采摘园、农家乐,成立电商服务中心,以村集体名义申请注册“红泥百花庄园”商标,为贫困群众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花生、小米、煎饼等农产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扶贫举措在村里落地开花,全村平均每人每年增收500元以上,贫困群众平均每人每年增收1200元以上,钱袋子日益鼓了起来。

/ 创新“互助养老”扶贫新模式 /

随着产业扶贫项目的发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但是村里的“老困孤”群体,生活基本不能自理,给米给面、给钱给物解决不了实际困难,属于贫中贫、困中困。

在五莲县扶贫办的指导下,村里变“一对一”为“多对多”,变“分散服务”为“集中服务”,投资4万元将村级幸福院改建为互助养老服务站,配套厨具、洗衣机、床铺等设施,聘请4名贫困护理员每天为18名贫困失能老人做饭、提供照料,护理员每人每月获得500至700元工资。

“这种模式具有明显的扶贫效应和社会效应,多次被省、市有关部门宣传报道,真正实现了小院子供养、大集体关爱。据介绍,现在,五莲县有90个村已经推广实行,聘请护理员225人,照料贫困老人512人。”五莲县扶贫办工作人员介绍。

如今的红泥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彻底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我们还邀请北京大地设计院进行了规划设计,发展以花卉种植博览为主,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采摘、农家乐、商业街于一体的红泥百花庄园,打造乡村旅游名片,带着老少爷们,真正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谈起未来的发展,张守英信心满满。

新闻推荐

健康保障:靶向治疗因病致贫痼疾 ——日照探索破解老弱病残脱贫解困难题纪实②

本报记者秦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贫困发生的重要因素,健康扶贫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也是扶贫脱贫的重要手段。日照市在扶贫工作中,创新开展了专档管理、专人指导、专区治疗和住院治...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