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 偏 法 不 远 ——— 日照两级法院创新司法便民工作侧记
本报通讯员 张宝华 胡科刚
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服膺取决于司法为民的深度和广度。日照市两级法院改变“以法庭为中心”的旧有观念,向“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转变,替群众分忧,为人民司法,司法为民创新成果可圈可点。
“你们真是抬着‘衙门\’下乡审案啊,我活了这么大年纪,以前可从没见过这种事。”看到五莲县法院高泽法庭对老弱病残、农忙季节诉讼不便的当事人免费实行车接车送或上门开庭,一位80多岁的老大爷高兴地说。
五莲县法院推出了“社会矛盾解决新平台”,按照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新理念、新要求,对包括涉农案件在内的全部社会矛盾如何妥善化解而建立了新型纠纷解决模式,得到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莒县法院的做法太好了,谢谢你们!老百姓欢迎这样的法官。”3月29日,一名网名为“红脸可乐”的网友在莒州论坛上发出了一封感谢帖。
原来,“红脸可乐”的哥哥因为300元的土地承包费用问题与人发生纠纷,哥哥到法院准备立案打官司。莒县法院立案庭的接待法官了解情况后,当场打电话把情况通知该村的村“桩”和另一方当事人,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节约了诉讼费用和时间。
今年以来,莒县法院以10处人民法庭为主体,在辖区镇、村开展了“打桩结网、防线再造”工程,法官深入村庄,用法律手段帮扶基层组织提高预防纠纷、化解矛盾、依法治村的能力。该工程实施以来,莒县法院10处法庭干警已进驻128个村,培训村委会负责人356人,128“桩”共解答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8起。
源头化解矛盾,单靠上门立案、巡回办案等举措,在时间和距离上还有一定局限性,要让群众有困难矛盾随时找到法官,那就需要进一步延伸司法服务的“触角”。
2010年初,东港区法院在全省率先推出“驻村法官工作室”制度,在辖区10处镇、街道的75个中心村居,设立了75处以法官名字命名的“驻村法官工作室”,辐射辖区42.5万农村(社区)人口。
制度实施以来,该院75名驻村法官共到所驻村居接受群众咨询 5000余人次,就地调处邻里间简易纠纷 1500余起,现场开庭297件,帮助村居建起普法宣传栏、普法漫画墙等设施,大大提高了村居群众解决纠纷的效率。
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和岚山区法院邀请街道、社区、公安、司法等部门工作人员和民调人员参与调解,依托他们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引导当事人从弘扬道德和遵守社规民约角度,倡树“以和为贵”思想。今年以来,通过联调模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620余起,服调息诉率达到100%。
日照两级法院以基层法庭为中心,依托调解室和农村调解委员会,建立了庭、站、点与联络员紧密结合、覆盖整个辖区的纠纷预警信息网络,诉外解纷总量已经超出法院受案总数的30%,各区县60%以上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在人民调解阶段。
新闻推荐
幸福阁是五莲县城幸福公园中的标志性景观建筑项目,以南浔古镇文昌阁为建造原型设计,四角方形、三层砼木结构 ,长宽各9.9米,高17米,建筑面积为272平方米。工...
五莲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五莲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