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为何被冷落
“江北石材第一镇”五莲县街头镇,曾因赢得“石材开采数量全国第一,路沿石产量全国第一”而自豪。然而,今天却成了街头人不愿再提及的话题———
本报记者 曲亚平 曹伟
“石材大镇”五莲县街头镇曾发生过一件让人汗颜的事:有人揣着30万元来买一块石头,但因开采加工粗放,卖主狠了狠心,才要了4万元。
这让镇党委书记朱洪斌陷入沉思:廉价卖资源,有一天“石尽山空”,街头怎么办?况且,在火热的石材开采加工的背后,暴露出诸多问题:开采量越大,消耗资源越多,环境负担越重。
该镇石材开采能力年达260万立方米,产品远销美、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石材业年产值超过30亿元,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然而,石材产业如何转型,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街头镇从整治石材资源浪费和乱开滥采现象入手,先后把450多个矿点整合为三大主要开采区,实行限区域、有规划节约集约开采,有效规范了矿山开采秩序。
去年以来,该镇着眼解决石材加工散、乱、小、差问题,推进石材工业园建设,将境内零散的及222省道等主要道路两侧的石材企业全部向园区集中。通过抬高入园门槛,推广应用先进工艺、设备,引导企业从低端加工向高端产品转型,打响“五莲石材”品牌。
12月26日上午,记者看到,石材工业园一期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中,水、路、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镇已有360余家石材企业与政府达成入园意向,一期入园企业正在进行基建。
而且,在石材产业园附近,与石材产业配套,一期投资1.02亿元的日照易通新型建筑材料项目已经投产。据该企业负责设备调试的李凤明介绍,项目达产后年可消耗锯泥60万立方米。这意味着,两年后所有入园石材加工企业所产生的锯泥将全部被消化,生产的新产品为重量轻、防火保温的加气砌块,被广泛用于框架建筑。
站在“转型”十字路口的街头镇,同时将目光转向了市场培育:适当控制石材加工规模,建立“街头石材交易市场”。利用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和省级中心镇的政策优势,该镇优化发展规划,依托弘业石材交易城规划建设石材贸易市场,形成园区、城镇、市场互动融合的发展格局。
从不再追逐石材开采数量全国第一、路沿石产量全国第一,到集约利用资源,拉长产业链,培育大市场,街头镇的“转型”,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转型,更是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型”。
┮ 转方式调结构 推动率先创新优质发展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秦树胜)1月6日,日照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2012年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责任书,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再度纳入政府执政为民的约束性指标,完不成任务者将被约谈问责。大规模建设...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