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发展壮大中的日照市中医医院 本报通讯员 吕志勇 杨洪波

日照日报 2011-11-10 17:46 大字

近年来,日照市中医医院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市政府确定的建设“中医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强、专科优势明显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的发展目标,遵循“增强综合优势,突出中医特色”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现已成为一所集中西医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中医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院现有在岗人员1033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137人,硕士、博士130人;业务用房6.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设行政、临床、护理、药剂、医技等73个科室,设置内、外、妇、儿、五官等专业共46个三级学科病区;装备核磁共振与64层螺旋CT等先进设备300多台件,中医药特色诊疗设备35类100多台件;能开展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所有临床技术项目;今年1-10月份完成门诊量29.9万人次,出院病人2.5万人次,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综合满意度达97.8%。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品牌医院”“全省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全省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全市行业作风建设先进单位”“市文明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市办事公开示范点”和“市级文明单位”等称号。

医院新姿 续写辉煌

2011年4月,全国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 医院新病房大楼投入试用。新病房大楼总建筑面积38500平方米,主体楼15层、29600平方米,地下车库两层8900平方米,设停车位203处。内设查体治未病中心、针灸推拿等特色门诊和高标准层流手术室,配置18个病区、644张病床。新建病房楼在建筑风格、内部装修、医院标识、环境庭院等形象体系建设过程中融入中医文化元素,使广大患者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特色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文化。对门诊综合楼各病区的后续改造相继完成,新拓展重症医学科,改造感染科区域,并建成医院污水规范化处理系统。新病房大楼的启用和门诊综合楼病区改造的完成,从根本上改变了内科病房陈旧紧缺、条件简陋的状况,并有效缓解停车难等问题,市中医医院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脑病三科重症监护室

专科带动 打造优势

近年来,医院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不断加大国家、省、市各级重点专科和优势专科的培植力度。医院把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使用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关键,把特色技术作为重点专科建设的基石,实行经费优先投入、科研优先立项、设备优先购置、人员优先进修的“四优先”措施,明确重点专科建设的思路和目标,严格落实各级重点专科建设专项资金和匹配资金,加快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增添中医药特色专科设备,优化重点病种诊疗方案,并积极开展了专科专病攻关课题研究,定期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提出解决难点的思路和措施,全力保障重点专科(专病)建设长远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时效性,确保了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扎实推进。现已建成脑病科国家重点专科和省优势专科各1个、市级重点专科7个。学科带头人中9人分别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省高层次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日照市十大名医。

细心为患者施行夹板固定

突出特色 薪火相传

医院积极实施差异性发展战略,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新优势,大力培植脑病、针灸推拿、骨伤、肛肠、妇科、风湿肾病、肝病等中医药特色临床科室。同时,从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与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入手,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了“西学中”班、中医药提高班和中医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三班联办”工作,得到了国家、省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并在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扎实推进科研创新,依托本院、全省和全国名中医人才技术资源,开展名中医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学习研讨与跟师观摩等活动,认真做好年轻医师师承教育。以医院“名中医工作室”为载体,从相关专业科室选拔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拜师学习;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手段解决临床难点并开展临床科研工作,带动了中药院内制剂、膏剂、针灸、推拿、贴敷等传统诊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药特色服务需求。

推拿手法示教

加强协作 提升能力

为尽快突破中医诊疗技术瓶颈制约,尤其是针对部分专业中医特色不够鲜明与发展不尽平衡的问题,医院积极与国内知名的中医药院、所、校“联姻”,加大“技术挂靠”力度,从上一级大院、名院借力发力,既让全市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当今国内最权威的中医诊疗,又快速形成自身的品牌。为此,医院先后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二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东方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及附属医院建立了协作关系,形成了知名中医专家定期来院医疗科技帮扶与选派业务骨干进修学习双向互动的长效机制,在临床医疗、学科建设、科研协作等方面,建立起了长期的密切联系。现已有26名医院业务骨干学成回院,有15项临床科研项目纳入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立项资助。积极争取承办了“2008日照国际骨科学术会议”“2011日照脊柱、髋膝关节病变、创伤中西医结合诊疗新进展学习班”等高层次学术会议,并分别与中国中医研究院骨病及股骨头坏死治疗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垂杨柳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上级医院联合,在医院设立了技术项目日照协作基地,形成了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病重点专科、矫形外科、乳腺病科、肛肠科等中医特色治疗优势。

与北京东直门医院建立协作关系

细节服务 情暖人心

2010年,医院深入开展了“细节服务年”活动。全院上下针对患者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查找细节服务缺陷,积极引导医务人员“怀大爱心、做小事情”,开展“换位思考”,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制定出902条关于科室管理与服务质量的“细节每一”,并定期评选“细节服务”流动红旗。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举措,在门诊配备了候诊椅、轮椅、保温桶,配导医为患者就诊引导和候诊分诊等,推行就诊“一卡通”、门诊医生工作站、电子处方与电子病历,简化患者就医流程,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坚持周六正常上班,周日与节假日专家轮流值班,做到了“无假日医院”。落实收费公示、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住院费用结算清单、服务信息查询等制度,建立了网上医患互动平台。让患者少花钱看好病,深入开展双降、双控、双规范“三双行动”,加快床位周转,提高病床使用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努力降低病人费用;建立门诊大厅行政总值班制度,安排行政科室负责人轮流值班,第一时间受理“9168”综合服务热线,及时接待患者问询并协调各窗口工作。在各科室显要部位公开了监督投诉电话,由督查科专人受理。通过《日照日报》等媒体发出《诚征批评建议的公开信》,聘请30名社会各界人士为行风监督员,把“批评信”变为“点子信”和“表扬信”。医院医疗服务实现了由被动工作式服务向主动亲情式服务的转变,由满意性服务向感动性服务的提升。

为患者理发

文明共建 履行公益

医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为载体,紧密结合全市“三力建设年”“创先争优争做港城先锋”、卫生系统“三好一满意”等活动,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积极承担了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市内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卫生支农等职责,开展了“逢集下乡”、蹲点帮扶、志愿者义诊、巡回医疗和义务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

在实施“卫生强基工程”中,按照“以城带乡、优势互补,双方自愿、共同发展”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中医对口支援工作,不断加大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三进”力度,先后与2处县级中医医院,以及东港区、岚山区、五莲县的10多个乡镇,建立起了以帮扶为主、双向受益的新型协作机制,定期选派中医、中西医专家到乡镇卫生院坐诊、手术,并帮助乡镇卫生院解决医疗活动中的诊疗技术难题,努力使城市卫生资源,特别是城市中医药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技术水平,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城市中医药诊疗水平的技术服务。近两年来,共选派各科业务骨干466人次到乡镇卫生院进行驻点帮扶,“三进”义诊1.2万人次,印发6个中医养生系列及中医膏方、健康饮等宣传折页12万余份;组织专家授课29次,培训基层业务人员680余人,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32项;免费接收基层进修人员68人次;投资300多万元为基层医院添置了常用诊疗设备;设立凌云社区卫生服务站,推行以针灸推拿为特色的全科医疗保健服务,推出优惠措施,建立医院、社区双向转诊制度,并为5000余名居民免费健康查体建档,倍受基层群众欢迎。

志愿服务 

新闻推荐

“信贷计划”助力农村青年创业

本报五莲讯(通讯员 匡永远)11月15日下午,在五莲县优秀创业青年座谈会上,来自五莲县许孟镇的牛海捧着优秀青年创业奖章,激动地说:“是‘信贷计划\’让我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让我的企业得以发展壮大。...

五莲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五莲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