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一诺千金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别报道之十一
本报记者 肖鑫
在北部湾,钦州港旁,有一片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三娘湾。在钦州市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临港产业的同时,有“海上大熊猫"之誉的中华白海豚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从2004年的96头增加到如今的250头左右,成为中国沿海一个比较健康的海豚种群。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一直以来,钦州市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推动产业融合升级,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不断擦亮“白海豚与大工业同在"的金字招牌,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环境治理 为绿色发展奠定基础
两百里钦江,穿城入海,从远古流向未来。她是钦州人民的母亲河,也是钦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污染物排放大幅增加。
看到了问题所在,市委、市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全市上下积极展开环境综合治理行动,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和钦江水环境治理为契机,全力开展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狠抓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钦州绿色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法规,通过立法为生态环境划红线、立规矩——
以钦江母亲河的整治为重点,大力实施“截污、治污、清污、补水"四大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快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完成河东、河西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清理取缔禁养区内的养殖场400余个、沿江及内河沿岸的“散乱污"小企业及小作坊280家,完成主城区7个黑臭水体整治,加快推进郁江调水工程,不断净化钦江流域生态环境。
通过实施“河长制湖长制",强化河长湖长履职情况考核,并在钦江沿岸关键位置安装摄像头,全天候、无死角动态监控水质情况,构建“生态云"。严厉打击违法采砂、河道占用等违法违规行为,群策群力打好钦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市区内的西干渠马路市场已经存在了十几个年头,随着商贩不断增加,周边环境变得脏乱差,给周边居民带来极大困扰。政府有关部门通过全面的清理整治,拆除违建物、取缔占道摊点、清理杂物杂草和垃圾,居民们纷纷点赞。
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截至2019年6月,对5个疑似污染地块开展土壤监测、采样和调查工作,完成117块重大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同时加快推进法国苏伊士集团固废处理等项目,全面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拆除“散乱污"小企业65家,推动工业企业烟气达标排放,加强城市防尘抑尘、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工作,强化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对。2019年上半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75天,优良率96.7%,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高于全区同期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越来越多的“钦州蓝",是钦州持续有效开展蓝天保卫战所取得的成果。(下转03版)
绿色发展 共建美丽家园
杨青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被无数史实证明的铁律。我们收获过大自然给予的馈赠,共享自然资源创造过财富,也曾吞咽过破坏环境导致的苦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
钦江,哺育了钦州400多万儿女。为保护这碧水蜿蜒的母亲河,市委、市政府决心“管天管地管空气",大力实施“截污、治污、清污、补水"四大水污染防治工程,并以钦江水环境治理和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大力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工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如今,绿色发展正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的鲜明标志。绿水青山、碧海蓝天、鸟语花香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钦州三娘湾那群灵动的白海豚在钦州市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临港产业之际,从2004年的96头增加到250头左右,正见证着这一愿望逐步实现,“白海豚与大工业同在"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站在新时代新起点,钦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融合起来,钦州蓝愈来愈成为钦州儿女的共同期盼,也唤起更多人主动参与到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中来,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生态文明,将接力棒一代一代传下去,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肖鑫运煤车从天盛码头大门岗亭通过本报记者肖鑫摄前来勒沟作业区拉货的司机在提卸货窗口办理手续本报记者肖鑫...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