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白海豚与大工业同在”的生动展示﹙上﹚ 评吴世林长篇报告文学《永远的白海豚》
裴仁伟
吴世林先生的长篇报告文学《永远的白海豚》于2018年11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讲述了著名珍稀动物保护专家潘文石教授及其科研团队研究和保护中华白海豚的传奇故事以及钦州人民坚持走“让白海豚与大工业同在”绿色发展的双赢道路的伟大实践,反映了大港口大工业背景下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形势。这部作品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文学性强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善于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事物的特征完美地表达出来。作品中准确生动地写景、状物、叙事的例子很多。开篇的引子“海湾豚影”就犹如一篇优美的散文,写得文采飞扬,引人入胜。作品对三娘湾海天之间美景的描写、对“北部湾之秋”迷人景物的描写、对钦州保税港区“大港口、大工业”的喜人景象的描写、对茅尾海独特景观的描写、对潘教授的感人事迹的描述等,都堪称语言表达的经典性例子。这些经典性的文字运用,增强了作品的文学性。下面特摘取两小段,略加点评。
先来看作者对三娘湾白海豚的描写:
“这些机灵的‘小精灵’,似乎并不理会人类的到来,自个儿在海面上纵情跳跃,与低飞的海鸥一起快乐地翩翩起舞。前方那只粉红色的白海豚,刚刚探出个脑袋来,紧接着又潜入水里,然后向远处游去;在某个方位又见另一只白海豚钻出水面,带出几朵小浪花,瞬间闪电般潜下;左边那两只灰色的白海豚互相追逐,先后跃出,又次第落下,嬉闹得正欢;右边那三两只白海豚一起并排浮游,优雅地在这片属于它们的海域里自由自在地游弋……最令人兴奋的是,无论东南西北,抑或前后左右,随时都有可能看见白海豚突然跃出水面,粉红的、浅灰的、银白的、纯白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交错地绘画出一小段一小段彩虹弧线,又敏捷地一头扎进水里,消失了,就像打地鼠的电子游戏一样,不知它什么时候从哪个方位突然窜出来,让人目不暇接。”
这段话运用一系列动词、形容词、成语以及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对海面上正在嬉闹的白海豚群体进行了动态描写,写出了白海豚的颜色、动作及各种姿态,充分表现了白海豚可爱的形态特征,语言非常准确传神。
再来看作者对三娘湾的镇海石狗的描写以及由此展开的联想:“最西头那尊替三婆娘娘镇守海湾大门的石狗,被海南岛的法师敲掉左耳之后,至今依然忠实地用右耳在聆听着海涛,一有风吹草动,就及时禀报三娘婆婆,以确保三娘湾的子子孙孙世代安康。沙滩上那一溜很规则的狗脚印,就是它去禀报时留下的,你是否注意到了?再看看它双目炯炯,而它的右耳,还是竖得那样的直,好像生怕错过一丝对三娘湾不利的信息似的。这使我又想起了潘教授。潘教授多像这只忠实的石狗啊!十多年了,坚守在三娘湾,稍有对三娘湾这片海域不利的信息出现,潘教授就会着急万分,就会奔走呼吁,给政府部门写信陈情,苦口婆心地给渔民宣讲利害得失,甚至与这片海的恶人斗智斗勇……潘教授是为了白海豚,更是为了这方水土这方人。他说,还要继续坚持下去,永不停息。这更使我感动和相信,他就是这只镇海石狗的化身!”
作者运用拟人和想象手法,把三娘湾的镇海石狗写得活灵活现、目光炯炯、充满警觉,赋予它生命、灵性与忠于职守的品质,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作者由石狗的忠实联想到潘教授的忠实,运用比喻手法和概述性写法,表现了潘教授热爱白海豚、热爱三娘湾、热爱生态保护事业、坚持真理的可贵品质和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征。
二、白海豚与人“对话”,趣味性强
为增强《永远的白海豚》这部长篇作品的可读性,体现其“文学”的特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了比喻、拟人、白描、排比、对比、映衬、设问等多种修辞格,其中最具特色的是运用拟人手法,让白海豚与人“对话”。
在书中,作者先后四次“梦见”海豚钦钦并与其对话,借钦钦之口讲述了与白海豚的生存环境有关的故事。“我”第一次梦见钦钦时,它向“我”讲述了其十年前被渔网勒住气孔和食道后顽强生存的过程,还诉说了对周边海域海水被污染、鱼虾日益减少的无奈。“我”第二次梦见海豚钦钦时,它告诉“我”,它对三娘湾的海水越来越污浊感到“非常担忧”;因此,钦钦谴责了人类中的几种“恶神”,包括把污水排到海里的人、用高压水枪抽沙虫的人、炸鱼的人、电鱼拖网的人、用小网目拖网作业的人、非法养殖花蛤螺的人以及非法抽沙的人。正是这些“恶神”严重破坏了近海海域的生态环境,威胁到了三娘湾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也威胁到了近海渔民乃至整个人类的生存环境。第三次梦见海豚钦钦时,钦钦向“我”讲述了一只小海豚不幸受伤死亡后被成年白海豚艰难驮运到深海的故事以及钦钦自己受伤后得到众多白海豚保护的故事,反映了白海豚对同类相亲相爱、有情有义、不离不弃的宝贵品质。在写到第六章时,作者又梦见了海豚钦钦,这是作者第四次梦见钦钦并与之进行对话。在这次对话中,钦钦向“我”数说了守护白海豚的“好神”:北京大学的老教授潘文石、钦州学院的女教授吴海萍、钦州市渔政检查大队的叶副大队长,等等。在这里,作者让海豚“说话”,表扬了保护白海豚、保护海洋环境的好人好事,反映了动物保护专家和有关部门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作者站在白海豚的角度,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让白海豚直接对人说话,真实反映了白海豚的生存环境以及海洋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为作品添加了童话色彩,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
《永远的白海豚》除了引子和尾篇之外,主体部分共有八章,内容丰富,篇幅长,因而写作难度相当大。但由于作者写作思路清晰,合理安排文章结构,所以使作品显得结构严谨,逻辑性强,做到了杂而不乱。
全书以“引子”开头,写作者于2015年盛夏的某一天去三娘湾采访了北京大学北部湾中华白海豚保护与研究中心专用快艇的负责人林二哥,并随他乘坐专用快艇出海观察了白海豚。期间,通过林二哥的介绍,引出了作品的主人公潘文石教授,引出了潘教授要保护的对象中华白海豚,顺带引出了另一个“主角”海豚钦钦,为全书内容的展开做了铺垫。接着写第一章“初识白海豚”,叙说了潘文石教授关注三娘湾、关注白海豚的原因。关注白海豚,肯定是有故事的。于是,第二章就写了“奇遇海豚钦钦”的两个故事,其一是潘文石教授第一次海上奇遇受伤海豚钦钦的故事,其二是作者住在三娘湾旅馆里梦见海豚钦钦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很有感染力,能引起读者对有关白海豚的知识的极大兴趣。
新闻推荐
创新体制机制 激发园区活力 钦州市改革创新推动园区经济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赖昕通讯员官德业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和钦州市规划建设了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
钦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钦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