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暖心灯” 钦南区创新社区组织建设联动办实事速写

广西日报 2018-08-26 07:44 大字

本报记者张冠年

“走,我们过江去!”8月17日,钦江下游的江心岛上,54岁的王立其把年纪最小的两个孩子抱上船,为他们穿好救生衣,再把其他居民小心地引上船去。

“有了这艘新渡船,居民们往来方便、安全多了。”王立其一边驾驶渡船,一边告诉记者。

王立其是钦州市钦南区文昌社区平山岛上的居民。平山岛位于钦江下游,四面环江,与钦州城区隔江相望,岛上1700多名居民进出岛都要靠摆渡。王立其说,以前用的是一艘残旧的渡船,遇上刮风下雨就得停航,出行十分不便。

文昌社区党委了解到这一情况,随即将解决平山岛居民安全渡江问题摆上工作日程,及时组织召开社区“大党委”联席会议,市滨海新城管委会、钦南区交通运输局、航管所等党委成员单位纷纷出谋划策,多方筹措资金,购买了新渡船。

拥有了安全舒适的新渡船,又一个新问题随之而来:原有的码头不适用于新船停泊。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再次积极协调,研究改造码头事宜,很快争取到资金改造了码头。

在钦南区,类似于平山岛居民出行难问题的解决,多得益于社区“大党委”建设。

2015年3月,文昌社区率先探索建设社区“大党委”,把市滨海新城管委会、钦南区公安边防大队等13个驻区单位列入成员,并协商推选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兼职委员,对社区需要协调解决的大事、关系民生福祉的实事、基层无力解决的难事,进行共议共商、联动解决。

在文昌社区成功经验基础上,钦南区积极推行社区“大党委”工作机制,在不改变党组织隶属关系的情况下,引导驻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非公企业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参与社区“共驻共建”。

目前,钦南区实现了对辖区内384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商会、楼宇等党组织资源的有效整合,成立社区“大党委”共16个,协调驻区单位党组织书记或班子成员100多人担任兼职委员,定期研究解决社区建设和驻区单位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实现党建共商、事务共管、难题共解。

在推进社区“大党委”建设过程中,钦南区在“合”的同时,还做好“分”的文章,把16个城市社区划分为171个网格,将384个驻社区党组织划分到各个网格内,实行党建网格信息化管理,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为社区群众办实事。社区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微心愿”等,由驻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认领群众“微心愿”,共同解决群众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

在钦南区城中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道墙上,有棵“许愿树”。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家东说,社区工作人员平时收集到居民的“微心愿”后,把它制作成卡片粘贴到“许愿树”上。今年以来,社区“大党委”已经帮助社区居民实现70多个微心愿。

“居民一个个心愿得到满足,对社区有了更强的归属感。”向阳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郭黎说。

钦南区推进的社区“大党委”建设,为居民群众点亮了一盏盏“暖心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新闻推荐

给大蚝造“蚝宅” 自己过上好日子——探访钦南区尖山街道排榜社区大蚝育苗业

本报记者周顺彬“现在我每年的蚝苗有90%销往越南市场。”8月15日,钦南区尖山街道排榜社区村民钟复照告诉记者,目前全村900...

钦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钦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