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灵山法院创新服务彰显司法温暖

北部湾晨报 2016-12-26 00:00 大字

(记者 李家坤 通讯员李汇莹)一直以来,灵山县人民法院注重对特殊群体权益的保护,创新司法服务方式,让他们享受特别的司法服务,感受司法阳光的温暖,从而赢得了赞誉,树立了公信。

年,灵山法院正式成立少年审判庭,专业化审理涉未成年人家事案件,对于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探视权等民事案件,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角度多做思想工作,加强心理疏导和情感关怀,尽量避免或减小案件给他们心灵造成的伤害;对未成年被告人多做教育、挽救、感化工作,促使他们真正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加强宣传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今年以来,灵山法院“法制进校园”活动已开展6次,惠及学生近2万人。

以现阶段“***”、“精准脱贫”工作为契机,为困难群体提供全方位司法服务与帮助。与民政、妇联、司法局等部门联动合作,实现贫困户资料与立案服务系统的有效对接,在诉讼费用减免等方面为困难群众提供“绿色通道”,同时积极为特困户申请法律援助与司法救助。年以来,灵山法院为符合条件的群众缓、减、免交诉讼费元,做到该免则免,能减则减。

在处理离婚案件时,在财产分割、住房、子女抚养等方面注重向无过错女方倾斜;提高家事审判专业化水平,注重反家暴法宣传;对不尽赡养义务的赡养案件,注重亲情感化,尽可能通过调解方式结案,解除老年人后顾之忧,做到应援尽援。通过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置“第三方工作室”,引入律师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等社会力量助力调解。年1月至9月,灵山法院调解结案件,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向社会公开诉讼服务热线,主动开展“法制教育进工厂”、“送法下乡”等宣传活动,设立驻村个“法官工作室”,将法律服务送到农民工身边。积极与工会、妇联、司法、劳动等部门联动维权,将涉农民工案件划入“绿色通道”处理,快立、快审、快结,便利农民工群体维权。执行阶段,优先处理涉农民工群体案件,保障弱势群体胜诉权益。

在法院内设置残疾人通道,对于涉及听力、语言障碍或智力残疾的当事人,依法邀请专业人员、当事人亲属参与庭审活动,协助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充分保障残疾人诉权。对身有残疾的当事人,上门立案或进村入户开庭,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司法救助,注重案后上门回访、答疑,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

新闻推荐

借贷成纠纷法官来调解

(记者李家坤通讯员黄龙宝)近日,灵山县人民法院陆屋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因民间借贷所引发的民事纠纷案件,当事人在主办法官的积极调解下,终于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握手言和。邱某于日前到陆屋法庭起诉黄某,请...

灵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