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问题意识”集聚正能量 ——灵山县分类施治激活“后进支部”

广西日报 2013-02-15 18:41 大字

本报记者 张冠年  本报通讯员 张 梅  莫 萍

“我们‘脱帽\’了!”1月15日,面对村里的党员代表及村民代表,周永章扬眉吐气地宣告。

周永章是灵山县佛子镇桂山村党支书。他所说的“脱帽”,是指桂山村党支部成功地由“较差”转变成“较好”,由“后进”变“先进”。

去年3月,灵山对全县基层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将各支部划分为“好、较好、一般和较差”4个档次,桂山村党支部位列“较差”一档。

消息传出,村干部们愕然:“我们村经济基础不算差,竟然被评‘较差\’?!”这一测评结果让他们觉得“面子上很过不去”。

村主任周业运坦承:“我们的工作确实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村干只顾自己的家业,没把心思放在村务上,导致支部凝聚力不强。再加上村里硬件跟不上,办公楼等基础设施陈旧,群众来开会坐的地方都没有,村民意见较大。”

其实,“较差”的并不仅是桂山村党支部,灵山县此次评出的“后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共68个。“将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旨在查摆问题、寻找差距、弥补不足,让后进的迎头赶上。”灵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潘胜考说。

如何对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评分标准是什么?在灵山县制定的一份《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参考标准》上,记者看到:当地将基层党组织考核的项目分为党组织带头人、工作业绩、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群众评价、保障机制七大类,并将评分办法、评分要点及每项的分值都一一明确并细化。

知耻而后勇。被列为“后进”后,这些“较差”的基层党组织纷纷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被戴上‘后进\’的帽子,谁都觉得不光彩,谁都想尽快‘脱帽\’。”周永章说。测评结果出来后,桂山村党支部立即采取措施:整顿村干作风,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执行力,同时争取项目资金,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

于是,桂山村委办公楼翻新了,办公设备增添了,农家书屋、村务党务公开长廊、卫生室都投入使用了,村级公共服务中心也建起来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令群众更为满意的是,村里各项工作更规范了。

为了使后进基层党组织晋位升级,灵山县根据支部班子队伍、基础设施、经济产业、村屯稳定等方面的强弱情况,通过领导干部挂点、机关部门帮包、先进党支部引领、第一书记驻点等帮扶措施,对症下药地进行分类施治。

发展较慢的村屯,选派经济部门的干部驻村帮扶,治安差的村则派政法部门的干部进驻,农业企业干部则包帮产业弱村……在分类施治下,原先被列入较差的村屯,大多已整改,无论是村容村貌、村民收入,还是组织建设、产业发展,都有了很大改观。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烟墩镇司练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在此次分类定级中也被列为“较差”。如今,该村通过整改,硬化了进村道路,原先近乎废弃的村委办公楼也已装饰一新,且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此外,村里还建起了革命展览馆、五保新村等,并启动了“富民计划”,向村民发放扶贫鸡苗5800羽,同时引领村民发展黑豚驯养、莪苓种植等产业。“通过整改提高,我们不仅有信心甩掉后进的‘帽子\’,也有信心拔掉村里的‘穷根\’。”村党支书莫其艺说。

■短评:

直面问题才能推动发展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灵山县分类施治,激活后进基层党支部后劲,无疑是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种创举。

其效果是:后进党组织纷纷争先进,村干的工作热情和上进心得到激发,党务村务更规范,村容村貌更美观,群众则从中得到更多实惠。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这一举措的可贵之处在于:主动查找问题,直面问题不回避,并想方设法去解决。诚然,世间问题无处不有,但受“家丑不可外扬”、“报喜不报忧”等思想的影响,有些人更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掩饰矛盾,对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殊不知,忽视问题、逃避问题,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使问题与矛盾恶化。工作当中,只有增强“问题意识”,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才能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新闻推荐

竹排天天划 换来水库美

本报记者张冠年本报通讯员黄勇“你们看,那边有4个人在清理水面上的垃圾。”10月13日,顺着灵山县平山镇山村支书黄永生手指比划的方向,记者看到,在碧波荡漾的水面上,4个戴着草帽的身影乘坐竹排,拿着铁耙...

灵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山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