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低碳“渗入”食品快消行业

青岛晚报 2022-04-14 06:38 大字

作为青岛市的“拳头”产业,全市共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超过2000家,小作坊超过5000家,食品或食用农产品销售者等已超过15万户,并拥有青食、青啤等全国知名的食品饮料大型生产企业。与之相关的物流企业数量众多,服务于食品行业的物流与城市配送业务量也非常庞大。目前,青岛市绿色低碳建设基本集中在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中小型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意识略显滞后。对此,市政协委员,青岛笑蕾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青岛福冈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笑蕾提出,响应国家号召,推进绿色制造与低碳生活方式在青岛食品快消行业建立。

绿色低碳应布局行业全链条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刘笑蕾发现食品行业属于传统产业,中小企业众多,向心力偏弱,对“双碳”政策认识不足,转型升级能力弱,缺少绿色发展引领机构。此外,绿色低碳的倡导不应仅局限于生产端,在物流、销售等环节都应该提高认识,加速转型升级。“以物流运输为例,面对油价上涨,绿色新能源汽车在物流领域的价值凸显出来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暴露出来。”刘笑蕾介绍,根据食品行业中不完全统计,新能源物流车数量有限,占比并不高,且运行情况较差,这主要原因是车价较高、充电桩较少、充电设施被客运车辆占用等。另外,食品等快消企业对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性不高,生产与经营习惯尚未改变,在节能减排方面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用好“双碳”政策助力绿色升级

对此,刘笑蕾在提案中列出了三条建议。“建议商务局主导成立食品行业为主的民非组织,引导行业绿色转型工作,聚集企业绿色发展合力,帮助企业用好‘双碳’政策,加大绿色发展的宣传力度,推进行业内及货运等关联行业绿色化转型升级。”刘笑蕾还建议,发改委牵头,推进食品企业充电设施合理布局,在政府指导下,为有条件的企业安装充电设置,为新能源汽车使用提供便利,改善新能源汽车应用环境,优化青岛市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基础条件,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做好先行准备。同时,建议对食品快消行业绿色化改造提供一定的奖补。刘笑蕾提出,提供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食品快消企业充分利用“双碳”政策机遇,积极对接数字化技术和绿色技术,根据自身情况开展能源利用改造与节能减排改造,降低能耗与排放。同时,拉动物流、配送、零售等产业链协同绿色化升级,切实推进青岛市绿色制造、绿色物流与绿色消费模式的建立。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

新闻推荐

这些室内景区明起开放

青啤博物馆、道路交通博物馆、青岛海底世界……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