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教你这样“升温”

青岛晚报 2022-04-14 06:44 大字

“神兽”归笼后,微信朋友圈里一片“喜大普奔”。但是,有些家长“跌宕起伏”的心情似乎还没有完全平复——居家学习期间,与孩子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家长们忽然发现,孩子竟然“毛病这么多”,原本许多并不明显的亲子小矛盾、小裂痕被现实的放大镜陡然放大。上网课时“鸡飞狗跳”,网课结束了,还留下“一地鸡毛”,亲子关系出现降温,这个问题该怎么破?

孩子自律首先让他们拥有自尊

“孩子在家上网课,抠完橡皮玩铅笔,一点不专心。”“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等到我们下班回家就不写。”……记者采访了解到,居家学习期间,孩子的学习状态成为亲子矛盾最直接的导火索。在很多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主动认真学习,不用父母操心,可自己家的孩子就欠缺这种自律性。

“要让孩子自律,首先要先让孩子拥有自尊。”作为青岛市学科带头人、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华夏职业学校心理教师李霞一语道破,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其自律主要来源于自信、自尊,而要帮助孩子提升自信、自尊,往往取决于家长的沟通方式。

“家长们不妨尝试和孩子互换身份体会他们的心情。比如大家下班一回家,孩子就问:今天工作做完了吗?为什么没做完?人家怎么都能完成?你是不是偷懒了?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这样的责备显然会伤害人的自尊心。”李霞强调,不同沟通方式带来的能量和结果不同。家长无谓的唠叨指责其实是在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孩子的能量就耗在怎样对抗父母的不良坏情绪上。所以,家长要学会跳出原来的沟通模式,看看如何在保护孩子自尊的情况下完成沟通。

正向鼓励赋能要相信“相信”的力量

作为学校的高人气老师,李霞善于和孩子们打开心扉交流。居家上网课期间,也听了一些孩子对家长的吐槽。“比如‘就知道玩不知道学习’‘一点都不省心’‘白养你这么大’,这些贬低孩子价值的语言暴力比踢一脚更伤孩子自尊。”听到学生的反馈,李霞觉得心痛。

李霞说,家长们应该学会通过沟通为孩子成长正向赋能,塑造他们的自尊,一个有效的方法是试着去发现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其实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但它们可能很微小,甚至被大人当作理所当然的事,例如笑容灿烂、爱运动、不挑食等等。可是有些家长认为学习好、听话等才是闪光点。”李霞认为,家长们应该扭转自己的观念,要真正地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变得优秀,学会在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过程中看到他们、认可他们、欣赏他们,这才是积极赋能,才能让孩子有信心、有力量前行,拥有自尊、自律的品质。

当然,在做到正向鼓励孩子之前,家长们也应该培养自我觉知力,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只有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才会开启理性平和的亲子沟通。

拒绝语言暴力走心沟通分四步走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些家长反映,不会和孩子沟通,虽然自己也想好好跟孩子说话,但是每次一开口又会陷入指责的循环模式。对此,李霞建议,家长们应该学会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第一步,客观描述自己看到的情景,不带任何评价;第二步,表达出自己看到这些行为时的感受;第三步,表达出感受背后的需要;第四步,表达出一个自己具体的请求。

李霞还以孩子玩手机这一最常见的亲子矛盾点为例,给出了如何套用“非暴力沟通四步法”的“模板”,供家长们参考:“家长看到孩子玩手机可以说,我看到你今天回家之后在玩手机(描述),我感到有点担心、焦虑,但是又不知道怎么与你沟通(表达感受),我希望你有好的视力,也希望看到一个看手机有节制的你(表达需要),你看咱们协商一下,晚上用手机半小时,然后把手机送到妈妈房间可以吗(表达请求)?”

李霞说,这样的沟通方式,会让家长和孩子都能体验到对方的善意,相互润养心灵,让爱在彼此之间真正流动起来。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张琰

新闻推荐

热门新盘提前带看

市场探盘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