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张善武先生

潍坊晚报 2022-04-11 09:23 大字

□高智慧

在习武生涯中,张善武先生是我的武师之一。张善武,字子瑜,号格,兄弟大排行第九,俗称张九,1911年生于老潍县东关北巷子,1998年谢世,享年87岁。

现在潍坊市武行中,少有人知道潍县早期武师张善武,更鲜有人谈及。张善武自幼爱习拳脚,曾拜多名拳师练习拳脚和刀枪剑棍。1930年考入南京国术馆,武学得到了系统的规范,在馆期间受益于武术大家姜榕樵及一批名师的教导,学贯南拳北腿及多种器械。他从南京国术馆毕业回潍时,正值地方政府大兴武学之风,在县政府的督导下,潍县1934年成立了国术馆。这是潍县第一个武术组织,张洪耀任馆长(调离后由张子扬任馆长),宋培亭任副馆长,从外地请来教习武术的本地人刘笑君(1898-1968)任教练,下设六个教练所。杜瑞林在东关王母阁传授四通捶,徐继春在东关北下河传授地功长拳,范持经在城里撞钟院后街传授螳螂拳,张善武在东关魁星庙传授长拳,刘笑君在城里增福堂传授长拳,李江山在西关传授长拳;县文庙小学也设有武术课,由国术馆馆长任教师传授。那时的潍县武术活动非常活跃。

张善武先生身高1.65米左右,眉清目秀,一看就是一个精明干练的人。1974年秋季,他由青岛回潍探亲,住在潍坊市东关魏家过道的姐姐家。每天清晨五、六点钟便在原体育场(现市风筝广场)教授着十几个习武者。经好友介绍,22岁的我与张善武先生接触,得知我想学双刀,当即应诺并马上传授。当时他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传授时一丝不苟,除去就地翻滚的刀花没就地示范外,什么缠头裹脑、风摆荷叶、蝴蝶斗眉……这些动作他一一下场展示,并一再言明,舞动刀花时要充分发挥腰与腿法的配合,就能把双刀看走的功力充分展现出来。

当年跟随先生习武的有不少名家及武术爱好者,如张尚民、唐志刚、王大善、徐金平、李增海、孟宪民、张明辉、张明进、刘宝生、王启国、牟保生、牟保全等人。

张善武先生教学严肃认真,并要求学生不许懈怠每一个架式,并对学生按时点名上场单练,如发现谁一上场就无精打采,他立马呵斥下去重来,并谆谆告诫:“习武者必须做到上场如猛虎,最忌无精打采,练拳就是练个精气神,你心不在蔫练的什么拳?拳术不欺人,练一遍一遍的事,宁在人前全不会,莫在人前会不全。学了不练还不如躺下睡大觉。起五更爬半夜的图个什么?”在教学方面他是既规范又严谨。

张善武先生是一个地道的老潍县人,却扎根于青岛生活。关于他去青岛的说道有好几个版本,其中之一便是他在教练所任教练时年轻气盛,又是国术馆毕业回来的,在传授武学时偏重于南拳北腿、八卦掌、形意拳及长枪短棍等器械,讲课时必谈国术。时间久了,引起了地方拳领军人物杜瑞林的不满,一次碰面时一言不合,两人便下了架子。经过一番打斗,两人各有伤痕,有轻有重,本应该握手言和的事,无奈杜瑞林不依,非要定下第二天再比武的要求。张善武自知和杜再次比武,必将两败俱伤,自己也不一定占上风,思前想后,约定三天后再比武。

谁知到了这天比武的时间,张善武并没有到场,杜怒火冲天,打发人去魁星庙找,结果张已经不知去向。后来得知俩人在交手的第二天张善武便去了青岛,并在大庙山上开设了武馆,教了众多徒弟,后来置家立户居住在青岛淄川路3号。直到1974年春天才回潍坊探亲,事隔多年,物是人非,但他乡音依旧,探亲居住期间继续他的传武生涯。

在我和张先生短暂的接触中,先生教学严肃不苟言笑,私下里却是很随和,谈笑风生。有一天来我家,聊起当天晨练因事缺席时,先生神色倏忽一变,道:“今早也巧了,你们都没来时,我在练习中来了三个和你年纪差不多的年轻人,对几个正练的孩子嘲笑挖苦。说话很不友好,我便告诉他们:年轻人要自重,莫欺少年拙,练拳习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谁知他们朝着我戗戗起来,真是少见。”

看着先生的神情和语腔,揣度着他是否在想,如果当年碰上这么一帮不懂规矩的人,定出手教育他们怎样做人。我俩在交流中,他看出了我的不忿及言明明晨见识见识这帮人还去不去捣乱时,他却淡然一笑,说:“谁都年轻过,年轻不谙世故,一旦栽了跟头才知道厉害,尤其是练武之人,更是要出言谨慎。常言说得好: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来到世上,相识是缘分,相处是情义,不可随意指责别人的不是,说别人,是跟自己过不去。”

听先生的一席话,实则他心里已经原谅了年轻人的过错行为。

快半个世纪了,前些日子几个武友聊起了张善武,尽管先生已经作古二十多年了,可他的音容笑貌依然萦怀心头难以释然。

新闻推荐

记录“芳华”绽放 激励子孙成长

八旬老兵与本报签订“出书”合约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