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 头雁竞飞西海岸

青岛早报 2022-02-14 05:28 大字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集聚,关键在头雁。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西海岸新区涌现出一批在促进共同富裕道路上冲锋在前的带头人,他们在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敢闯敢干,勇于担当,情系群众,助力西海岸新区全域打造城乡融合发展共同体,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故事①

“引种”小艾草托起致富路

三山环抱一水旁流,是张家楼街道下村优越的自然禀赋。如今,从河南南阳引种的小艾草在这里成为了 “大产业”,种植面积达到了500亩。村里还建起了占地240平方米的艾灸养生体验馆,目前每月接待量已有300人左右。“我的目标是把厦安村打造成一个养生休闲度假目的地,让青岛甚至周边城市的人们提到艾灸,就想到来厦安村体验。 ”厦安村党委书记兼下村网格村党支部书记逄春波告诉记者。

2014年11月份,下村村“两委”换届选举,水产养殖大户逄春波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在整治提升村容村貌和全村建成自来水管道之后,逄春波认为乡村振兴要抓住产业这个 “牛鼻子”。经过反复论证和多方考察,2019年3月份,逄春波带领村“两委”在河南南阳寻找到了答案——艾草。将这种易种植、多年生、易储存的草本植物带回村后,逄春波带头出资,发动村“两委”成员,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

不过让村民弃“粮”换“草”并非易事,毕竟种植艾草大家是完全陌生的。为此逄春波采用了两步走的办法,“我先找到了村里的老党员和村民代表,给他们分析种植艾草的收益,第一年就有10名村民在自家地里试点种植。 ”第二步就是扩大艾草种植规模,为此合作社让利于民,每亩艾根售价从1200元降至600元,让村民种植当年即可实现盈利。合作社还和村民签订保底回收合同,进一步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经过两年多发展,下村的艾草种植面积从最初的50亩发展至如今的500亩,艾草种植的收益让村民们真正尝到了甜头。 2020年6月份,村庄结构优化调整,下村、东安子、西安子三个村合并成为厦安村,逄春波当选为新村党委书记,在他心里就是要把小艾草做成 “大产业”。为此村里盖起了7600平方米的三层厂房,引入深加工设备,预计今年正式投产,初级加工成艾绒后,生产艾柱、艾条以及枕头、泡脚包等深加工产品。 “工厂投产后,预计年产5000吨干艾草,一年的纯利润就能达到800万元。还可以提供40至50个工作岗位。 ”逄春波告诉记者。

眼下,逄春波正在全力打造“艾润厦安”品牌,通过设计品牌统一标识,制作艾草产品伴手礼,将民宿、养生馆、商街整合发展……在逄春波的带领下,厦安村正在积极探索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振兴路,绘就厦安村乡村振兴新图景。

故事②

打造“北方渔家民宿第一村”

作为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派驻琅琊镇王家台后村的第一书记,杨晓莉自2020年5月份驻村以来,通过提升文旅、拓展花馍、创新电商的发展思路,全力把王家台后村打造成“北方渔家民宿第一村”。

杨晓莉认为,王家台后村拥有丰富的滨海资源,为发展文旅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驻村后,围绕村庄产业发展现状,我组织‘两委’成员、党员、致富能人、乡贤等开展了10余次座谈会,最终确定了提升文旅、拓展花馍、创新电商的发展思路。”此后,杨晓莉依托“嗨海季”品牌,村庄大力宣传龙湾赶海,吸引了大量客流,极大地带动了王家台后村经济发展,为村民带来了实惠。

王娟是琅琊镇王家台后村尽人皆知的“巧媳妇”,她制作龙湾花馍的手艺远近闻名。为了让王娟制作的龙湾花馍成为“网红”产品,杨晓莉是常年为龙湾花馍做宣传拉订单,忙得不亦乐乎,“我们邀请知名作家、资深媒体为龙湾花馍代言,不断提升其知名度,并且举办了50多期龙湾花馍传承公益体验班,参与人数达千余人,推动龙湾花馍进城上楼。 ”目前在王家台后村,从事花馍制作销售行业的农户由原来的1户,发展到如今的20多户,仅2021年春节期间订单销售收入就达20余万元,还陆续推出了龙湾粽子、龙湾月饼等新产品,带动了民间特色产品扩产热销。

“与此同时,我们还建设了琅琊特色产品展销厅和乡土网红培育基地,特邀专业影视制作团队,打造‘琅琊海故事’抖音号,以实景真人演绎琅琊海边乡村振兴故事。 ”杨晓莉介绍。目前,抖音短视频已播出74期,完整播放量达150多万,“琅琊海故事”还荣获了2021西海岸新区新经济赋能品牌“新风荟”十大品牌称号,探索打开电商产业新风口,助力全镇旅游产业发展。

回首近两年的驻村工作,杨晓莉感慨良多,虽然在工作中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但她都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予以化解。“这两年的驻村工作有苦有甜,有笑有泪,都已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农业农村永远是希望所在,我的目标就是把王家台后村打造成为 ‘北方渔家民宿第一村’,谱写渔村振兴新篇章。”杨晓莉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故事③

让旱稻在西海岸茁壮成长

2018年陈绪彬来到六汪镇龙庵网格村,次年就成立了青岛祝兹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总经理的他通过打造青岛祝兹侯陶艺民俗文化村和高效农业产业园两个项目,深挖龙庵网格村文化内涵,种植培育农业新品种,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助力乡村振兴。如今龙庵网格村的老百姓也因为他的到来,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六汪镇龙庵网格党支部书记王志元告诉记者,2019年青岛祝兹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该村流转土地600余亩,投资6000万元用于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园,打造了祝兹侯系列产品,推出了祝兹侯旱稻、祝兹侯黑麦粉、祝兹古陶、祝兹古剑等系列产品,提高了社会各界对六汪镇和龙庵网格村的关注度。当年这个项目就为龙庵网格村实现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为村民增加土地流转收入近37万元,同时带动了村民家门口就业,实现了增收。培育发展旱稻是陈绪彬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大手笔,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021年,青岛祝兹侯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在龙庵网格村祝兹旱稻试验田合作种植的旱稻新品系取得阶段性成功,在20多个旱稻品系之中筛选出了6个抗倒伏高产旱稻品系,据科研人员测算,其中3个旱稻品系亩产可达1000至1200斤。

陈绪彬告诉记者,旱稻在每年6月下旬小麦收获后播种,种植技术、管理方式与小麦接近,试验成功后可以替代玉米、黄豆、花生等麦茬作物的种植,解决地力条件差、缺水、水肥保持能力低等问题。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刘世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虎劲开新局 更新向未来

市北区基本建成邮轮港区启动区全面完成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完成256处老旧小区改造完成10座山头公园整治提升推进10余所学校...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