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扎染探地质 小记者研学欢乐多

青岛晚报 2021-04-10 06:40 大字

神奇的扎染

青岛太平路小学二年级3班方俊喆

近日,我跟随青岛晚报小记者团来到爱与乐民间艺术博物馆,老师教了我们扎染。

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所谓“扎”,就是用皮筋或绳子等把布料以某种方式固定在器具上。“染”就是用染料给布染上颜色。染色的过程中,皮筋或绳子缠住部分的颜色会与裸露在外的布料颜色不同。简单又漂亮的扎染有云染和角染。云染是把布紧凑着集中到一起固定住,布会被染上犹如蓝天白云一样的图案。角染是揪住布料中心的一角,往布料上套皮筋或缠绳子。布料折叠方式和皮筋或绳子缠绕的方式不同,造就了角染作品风格和图案的不同。这一切实在是太神奇了!

参加完活动,我们每个人还获得了一张研学证书,我实在是太高兴了!我一定会好好珍藏这张研学证书的。

蓝与白之美

青岛鞍山二路小学二年级4班任奕嘉

扎染是我国古代传承的手工染色技术,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近,我们来到爱与乐民间艺术博物馆进行了古法扎染的研学,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自己的扎染作品。这真是一次既有趣有又意义的活动!

通过老师的讲解,我明白了什么是扎染。扎染其实就是将布的一些地方做“保护措施”,在染色的时候受“保护”区域不会被浸染。等染色完成再将受“保护”区域打开,这些受到保护的区域就会形成留白。扎染的染料叫蓼蓝,扎染一般是把白色的布染上蓝色的花纹或图案。老师讲完扎染的方法后,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块方形的白布,让我们选择一种扎染图案自己进行操作。我选择的扎染图案,老师还没有给它起名字,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满天星”,因为它像很多白色的星星挂在蓝色的夜空中。

我看着自己作品,不由赞叹祖国五千年的历史是多么神圣与神奇!

古法扎染,“布”一样的美丽

青岛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四年级1班张子涵

扎染是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是国家级非遗。近日,我们晚报小记者团来到了爱与乐艺术学校,开展古法扎染体验活动。

中国蓝染非遗技艺传承人、爱与乐民间艺术博物馆牛爱杰馆长亲自指导我们的体验活动。慈祥而博学的牛馆长详细介绍了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扎染特点和制作技巧。古法扎染有捆扎、染色、拆绳、漂洗和晾晒五个基本步骤。扎染的染料来自于天然植物,蓼蓝、马蓝等经过特别处理,都可以呈现“布”一样的美丽。

活动之前,我就对扎染做了一点了解。听了牛馆长的讲解后,我的心情更加激动,迫不及待地想露一手。我选择了一种相对比较难的花色来动手体验,选好了布料,把布料卷在玻璃柱上,握住两端用劲向中间挤压,让中间产生不规则的皱褶,再用皮筋扎住两头,把中间部分也扎几下,“扎”的步骤就完成了。再通过染、拆、洗,一块如同波光粼粼的湖面一样的花布就染成了。

经过这次活动,我再次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坚定了传承文化的信心!

神奇的扎染

青岛新世纪学校三年级1班高天一

最近,我来到爱与乐民间艺术博物馆参加了非遗古法扎染研学活动。

通过馆长播放的小视频,我了解到扎染的染色主要来源于寥蓝等纯天然植物,安全又环保。扎染的图案有云纹、波纹等种类。

根据老师的讲解,我先把布料缠到一根小棍上,然后在小棍的两端绑上皮筋,小棍的中间要多缠绕一些,把布料扎紧,这是最重要的一步,结扎的部分将不会着色。然后我们把布料放入染料桶中静置15分钟,等待奇迹的发生。最终我成功地染成了波纹。

最为奇特的是扎染花色变化万千。不同的结扎方式,不同的扎紧力度,不同的印染时间会变幻成不同的花色,每个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

通过这次有意义的活动,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们都应当肩负起保护传统文化的责任,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好好传承下去。

参观地质之光展览馆有感

青岛文登路小学二年级2班赵奕光

近日,我们青岛晚报小记者参观了地质之光展览馆。水晶、文石、方解石、十字石、白云母、钒铅矿……那里的石头五颜六色,奇形怪状。我最喜欢的是黄铁矿,因为它的颜色很漂亮。还有一些神奇的石头,把灯关上的时候,石头会发出荧荧之光,听老师讲,这是因为石头里面有放射性物质。

展馆当中除了各式各样的矿石之外,还有实物元素周期表,墙上还挂着李四光爷爷的照片和简介,我们知道了李四光爷爷作出的卓越贡献,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运用自己的科学知识为国家勘察各类急需的矿产资源,把地震给人民造成的灾难记在心里,开创了地震地质研究。看到他的事迹之后,我觉得我们要好好学习科学知识,长大以后为科技强国之路作出贡献。

我们还来到地震体验屋,当显示屏上显示四级地震的时候,整个屋子明显晃动起来,我们扶着把手,但还是踉踉跄跄、东摇西晃,从体验屋出来,仍是心有余悸。

这次研学之旅,既大饱眼福又妙趣横生,在我脑海中深深地种下了印记。

打卡太平角体验“地震”

青岛太平路小学二年级1班弓睿祺

上周,我们青岛晚报小记者团的小伙伴们一起来到青岛地质之光展览馆参观。在场馆内,讲解员老师给我们介绍了李四光爷爷的故事,以及他对地质研究的诸多贡献。我们还体验了模拟地震,地震达到四级时,地面有点晃动,像摇船的感觉;当达到六级时,有明显的震动,我心里扑通扑通的;地震八级时,震动强烈,我的小心脏就像要从身体里跳出来一样,令人恐惧。讲解员老师说,如果遇到这种级别的地震,可能有人因为恐惧是无法逃生的。所以我们平时应该加强学习自救知识,珍爱自己的生命!

在晚报记者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还参观了位于太平角附近的别墅群,这里有原芬兰、瑞士、比利时驻青领事馆,也有郭沫若先生曾经居住过的楼院。其中有座别墅是青岛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别墅建筑,是1919年建造的,至今已有102年的历史。这些老别墅现在又重新翻修改造,变成了啤酒屋、民宿、书房、咖啡屋等,它们不再神秘,面向大众开放,诉说着各自的历史,并续写着当下的故事。

同学们,有空的时候,你也来太平角附近走走看看吧,这里有阳光、大海、老别墅,还会有新发现、新故事,一起来吧!

大地的魅力

青岛西海岸新区易通路小学502班刘家赫

在最近一次晚报小记者团活动中,我们参观了地质之光展览馆。

讲解员老师带着我们来到了一个个展览柜前,里面陈列了各种各样的石头。我第一次见识了黄铁矿、钼铅矿、异极矿、赤铁矿和水珅锌矿等矿物质,还有许许多多不起眼的小石头,仔细端详,却有神奇之处。比如有的石头上面有一个十字形状,我原本以为这个十字是人工合成的,而它竟然是天然形成的。还有颜色各异的孔雀石,有的形状像一朵云,有的好似一个珊瑚。还有萤石,是半透明的,散发着蓝绿色的光芒。文石长得细细的,像植物的根,也像小树枝,它的颜色是雪白色的。我感觉展览馆就是石头的宝藏!

我们又来到一个展示柜前,上面写着实物元素周期表。我知道元素周期表,可什么是实物元素周期表呢?原来它上面的元素不是由图画展示的,而是由实物来展示的,有一些元素不是实物而是图片,图片上面还有一个黄色的标志。讲解员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图片带黄色标志是因为这种物质含有放射性,不能放到展览馆里。

接着往展览馆内部走,我们还看到了一把小提琴,它是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用过的。

我还看到了一个形状奇特的石头,它和别的石头大不相同,它就像是被人掰过一般,弯得如同一个直角。原来它的下半部分曾被冰冻住了,之后有水在上面冲刷,把它上半部分冲刷成了平的,然后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大自然是创意十足的艺术家。

前一秒我们还沉浸在游览中,后一秒我们就经历了一番惊心动魄。进入模拟地震体验空间内,没多久我们就感觉到脚下一阵晃动,然后晃动幅度越来越大,让人感觉到走都走不动了,我不知所措。体验到地震这种自然灾害,让人感觉非常害怕,希望世界没有灾害发生,人人平安!

全部精彩内容请登录观海新闻APP

《小记者》频道查看。本版主持人张琰

新闻推荐

“门外汉”造车你会买单吗?

日前,小米集团在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将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从手机到汽车,小米正式开启跨界之旅。回顾这一两年,挤进汽车圈玩跨...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