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过年,有担当有意义

半岛都市报 2021-02-08 01:18 大字

我1982年生人,1998年离开老家泰安外出打工,距今已经有二十三个年头了,但是在外地过年还是头一遭。按照我国传统的说法,过了今年的春节,我就年满四十岁了,古人讲“四十不惑”,想不到我的这个“不惑之年”将要在青岛度过,这注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春节。

今年决定留在青岛过年,我们一家人是开过家庭会议的,会议气氛民主、融洽,一致讨论通过。起初最大的反对声音来自十三岁的女儿,她已经有整整一年没有见到把她一手拉扯大的姥姥了,她想念姥姥,总是盘算着过年回家时,给姥姥带青岛的蛤蜊和正宗的钙奶饼干(姥姥喜欢用青食钙奶饼干泡牛奶喝)。可是最近几天,她每天看新闻,每天关注疫情的变化,终于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留在青岛过年,不回老家了!每天和姥姥视频通话一小时,以解思念之苦。小女儿只有六岁,她的想法很简单:哪里有妈,哪里就是家,在哪都一样。

我和妻子很欣慰,既然在青岛过年,孩子们都欣然接受,我们更要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她们在青岛感受到老家过年的气氛和欢乐。

妻子在网上买了七彩灯,准备把租住的房子装点一番,她还自学烘焙,虽然烤出来的面包不像面包,蛋糕不像蛋糕,卖相一言难尽,但是总是朝着“能吃”的方向发展,在她“屡败屡战”的不懈努力下,估计到过年的时候,就达到“美味”的境界了。

我则是苦练厨艺,在网上下载了许多教做菜的视频,抽空就学着做各种“新奇特”菜式、各种风味,准备在大年夜露一手,给大家一个惊喜。

物质食粮准备得很充足了,精神营养也要跟得上。我们全家决定:在过年期间少出门,不聚集,但又不能总是看电视或者刷手机,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有收获的新年,我给大女儿买了大语文系列丛书,给小女儿买了绘本,让她们在过年期间汲取点儿知识和智慧。我更是给自己买了以前想买却一直没时间下手的两本书,一本《百年孤独》,一本《时间简史》,准备趁着过年假期,在家里苦读一番。

今年在青岛过年,一定是令人难忘又“别有风味”的经历,待到春暖花开日,阳光普照时,新冠覆灭无踪迹,我们摘掉口罩,想去哪去哪,想在哪过年,就在哪过年,想哪一天过年,就哪一天过年!

新闻推荐

“新基建”与“铁公机”协同发力 “新”“老”并重,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

□本报记者常青张依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力在扩大内需上求突破见实效,继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既包括高速公路、高...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