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安全有序市场环境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专访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杰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媛
吃得安全、买得放心、用得满意,这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十三五”收官之际,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答卷”中“安”字当头: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学校食堂和餐饮单位“明厨亮灶”率100%,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100%,工业产品合格率97%,全国100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青岛排名第三……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杰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对民生关切的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四大安全”问题,始终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持对各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
“十三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扎实实施质量强市战略,落实“标准化+”战略,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质量基础、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全市市场主体总量、企业质量认证覆盖率、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全部位居全省第一。
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总量达到177.9万户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改革市场准入制度,推进“先照后证”改革,调整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目录,仅保留37项前置审批,开办企业需提交的前置审批文件较改革前减少90.3%,渐次实现“20证合一”“42证合一“53证合一”。持续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行动,集中整治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权假冒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今年遭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市场监管部门抓服务、促发展,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台了支持复产复工‘16条’,想方设法为企业做好服务,经过一年努力,全市市场主体新增33.2万户,总量达到177.9万户,保持全省第一。”张杰介绍,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共为企业减免各类检测费用3.8亿元,整治港口收费减免支出5.27亿元,监督转供电企业为市场主体退费1887万元。对市场主体包容审慎监管,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清单2.0版本,落实省、市免罚和减轻处罚事项94项,为405家轻微违法企业免除罚款2200多万元。
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打造银企对接平台,为126家信用好、成长性强的“优选”电商融资214万元;首创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新模式,帮助175家专利持有企业融资10.23亿元;打造动产抵押平台,指导企业盘活资产,帮助企业融资115.7亿元。
守护“舌尖”,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9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一个城市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十三五”收官之年,市市场监管局亮出食安“答卷”:全市农贸市场全部建立食品快检室;学校和幼儿园食堂“明厨亮灶”实现率达100%;1612家校园周边食品店得到规范整治;2万余家网上餐饮店纳入智慧监管;食品定性定量检测完成7.6万批次,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创历史新高。
舌尖上的安全,青岛如何守护?“守牢监管执法底线,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整治行动,‘严’字当头,铁腕执法,重拳出击,对食品违法行为查处坚决不手软,实现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张杰表示,2019年全市查办食品违法违规案件2115件,罚没款1649.96万元,移交公安侦破犯罪案件46起,今年以来查办食品违法案件2500余件,罚没款2100余万元,执法态势持续高压。
只有严格监管好“出口”,百姓才能放心地“入口”。按照国家和省部署,对标国家创建要求,市市场监管局将“一老一少”(保健食品、校园食品)“两大三小”(大型企业产品、大宗食品和小作坊、小餐饮、小食品店)等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的4个目标进行了拉升量化。青岛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按照复审细则要求,从地头田间到餐桌舌尖,全链条、各环节上紧“安全弦”,通过“铁腕执法+智慧监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以岛城市民最关心的孩子用餐安全为例,青岛在“十三五”期间出台指导意见,要求学校食堂在内的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实施“明厨亮灶”,搭载“互联网+”,家长、消费者和执法者就像有了一架可以看到后厨的“望远镜”。张杰介绍,截至目前,青岛市学校食堂、中央厨房等4万余家餐饮单位全部实现“明厨亮灶”。
保民生安全,本地企业产品合格率超97%
“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四大安全’问题是市民关切,关系到千家万户吃得安不安全、买得放不放心、用得满不满意,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保持对各类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在张杰看来,要筑牢市场安全防线,必须向“四个最严”发力。今年以来,全系统累计查处违法案件3902起,同比增长18%;罚没款8247万元,同比增长67%,食品药品案件的顶格处罚率和案件曝光率均达100%。
安全用药关乎性命,“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打造处方药销售和药事服务信息化、专业化、智慧化的“青岛模式”,整治非法渠道购药、销售回收药品、不凭处方销售处方药“三个突出问题”,确保老百姓用药安全。到今年,药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对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大型游乐设备等8大类特种设备进行监督检查,推动特种设备风险分级,连续4年实现特种设备“零事故”。试点电梯“保险+服务”模式,电梯责任险投保率达到65%,全市已更新改造电梯163部,受益居民1.2万余户。建立“96333”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8.71分钟,远高于国家规定的30分钟达到现场要求,现场救援平均用时仅3.48分钟,大大提高了市民乘坐电梯的安全感。
产品质量安全不断提升,今年针对群众关切的老年用品、儿童玩具、学生文具等97种日用消费品和工业产品,组织开展1601批次的产品质量抽检;全市成品油抽检覆盖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8%以上;青岛本地企业的生产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
质量强市,“实”字打头服务经济发展高线
“十三五”期间,青岛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运用市场监管系统发展职能优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入落实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总量27.16万件,驰名商标148件,列全省首位;马德里国际注册商标4804件;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万件,每万人拥有39.36件;入围第21届中国专利奖预获奖项目金奖3项、优秀奖23项。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7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
深入落实质量强市战略,发布青岛市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创建国家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青岛国际检测认证总部基地(城阳)和国家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示范区,检验检测机构同比增长19.2%,48家企业成功入选山东省制造业、服务业高端品牌培育企业名单。
深入落实“标准化+”战略。高质量、高标准完成2届青岛国际标准化论坛举办工作,提升青岛标准国际影响力。制定《青岛标准领先性评价办法》,试点推动“青岛标准”认证制度,打造青岛产品质量品牌。主导或参与147项国际标准、1300余项国家标准,发布电冰柜、激光电视等13类青岛先进性标准,提升“青岛制造”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承担48项省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任务和86项标准化项目建设任务,立项“山东标准”计划项目130项,列全省第一。
目前,全市企业质量认证覆盖率、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有效注册商标总量全部位居全省第一。国家时间频率计量、国家棉花质检、国家环境监测计量等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达到8个。青岛高速动车组制造项目、城阳区公共服务示范项目获批国家标准化试点。
100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青岛全国第三
在最新的全国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测评结果中,青岛市排名第三,全省第一。从全国第12名跃居“三甲”,青岛如何做到?
“十三五”期间,青岛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在青岛”创建活动,全市28个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实施方案》,对12大重点消费领域定出了任务,目标是把青岛建设成为全国最放心消费城市。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利用“标准化”战略,制定了《放心消费示范街创建指南》,这也是青岛市的第一个市级地方标准。
“在高规格创建方案的指引下,随着高质量创建标准的精准落地,‘放心消费在青岛’创建活动全面助推岛城消费升级。”张杰介绍,近年来青岛已创建10条示范街、2234家示范店、1.4万家承诺店;先后发布30家大型商场NPS口碑指数、10大特色商业街NPS口碑指数;组织评审2020年“青岛好礼”20件,壮大消费品牌效应,发挥好消费对经济拉动作用。
实施“农贸市场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连续4年将星级农贸市场创建活动纳入市办实事,政府累计投入奖励资金6000多万元,重点改造设施老化陈旧、环境“脏乱差”等问题,2017年以来新建改造农贸市场61处,市场环境卫生、交易秩序明显好转,诚信经营意识明显提高。
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强化消费侵权整治,根据10个民生领域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方案,市市场监管局会同相关部门聚焦群众集中反映强烈的预付卡退卡退费、培训机构收退费、汽车销售服务、网络订餐、“三包”与网购等消费领域7大热点难点问题,在全市开展消费纠纷管理服务提升行动。
健全企业信用监管机制,开发建设青岛市场监管“企信通”,搭建统一信用平台,制定信用约束“两清单”,在机制、范围、措施方面实现市场监管系统信用约束“三统一”。
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杰。
5
4
新闻推荐
这几天,广东、四川、湖南、河南等地艺术类统考陆续结束,天津等地的统考也即将开始。而在青岛,眼下2021届艺考生正“一心多用...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