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地铁建设成为城市安全的风险点

澎湃新闻 2019-12-13 12:27 大字

事故现场

昨晚9点52分,厦门市吕厝路口路面塌陷约500平方米。事故导致水管破裂,地铁2号线吕厝站渗水关闭。有两车陷落,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闻此消息,隔着屏幕的很多网友都惊出了一身冷汗,相信当地人更是如此。 

有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据报道,就在半个月前的11月28日,厦门地铁2号线刚通过安全评估,计划在年底前开通运行。那么,问题来了,这个评估是否有问题?是否存在程序或专业性,抑或其他方面的缺漏?有必要查清。

地铁运行前的安全评估,往往是最后一道把关。厦门地铁2号线的评估工作,委托给了交科院检测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当时,来自全国多地的25名专家给出了“高度肯定”,一致认为该工程具备开通初期运营的条件。

评估结果越是完美,现实的打脸就越疼。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吕厝地铁站附近的水管,近5年来已数次破裂。这个潜在的风险,在评估中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给出了过硬的应对举措?很多重大事故,都是于细微处诱发的。安全,再怎么防患于未然都不为过。 

只要不是自然事故,总要有人担责。查明原因,厘清责任,严肃追责,不仅是给本次事件一个交代,也是一次经验教训总结,避免今后再犯类似的错误。 

就在本月初,广州地铁11号线沙河站施工区域,也曾发生塌陷事故。至今,事故的救援工作也未画上圆满的句号,仍未见三位“失踪者”被找到的报道。这种遗憾,不仅是当事人家庭的悲痛,也是城市建设的损失和教训。     

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尤以地铁修建最引人注目,甚至有着“地铁一响,黄金万两”的戏称。如南京、杭州、郑州都曾有10+条地铁同时在建的盛况。   

工程多起来时,最怕的就是事故也多起来。2018年2月7日,佛山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透水坍塌,11人死亡,8人受伤,1人失联。2019年,7月4日,青岛地铁1号线发生塌陷;8月27日,深圳地铁10号线木古站轨行区在建工程发生安全事故,2死2伤;8月28日,杭州地铁5号线联络通道施工发生渗漏水……这些事故的发生,早已敲响了重视工程建设安全的警钟。 

别让地铁建设成为城市安全的风险点。无论何时,安全第一的准则都不能丢,失去安全防护的发展是危险的。即便一些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由此带来的损失也是惨痛的。 

也正因此,事故处理完毕后,追责和赔偿都应及时跟上。无辜路人以及他们的财产,不该成为事故的代价。代价只能由犯错方付,犯多大错就付出多大代价。唯有此,才能激发出足够的警示意义。

新闻推荐

特等奖学生领3.8万元奖学金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颁出177.61万元奖励

本报12月12日讯12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2018—2019学年奖学金颁奖典礼举行,392名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