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明年11月底前18处县级以上水源地实时监控

城市信报 2019-06-25 08:12 大字

6月24日,记者从青岛市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为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安全保障水平,维护水源地水质总体达标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印发《青岛市打好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攻坚战作战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年底,青岛市地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总体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规模在1000吨以上的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以下简称“千吨万人”农村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11月底前,完成18处县级以上水源地视频监控设施安装,并与水厂、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监控环境风险。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

方案明确,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包括“划、立、治”三个方面。

保护区划定方面,2019年6月底前,对已划定保护区的水源地,完成勘界定标 ,明确矢量边界范围;需调整水源保护区的,按程序逐级报批。新建或需调整的水源地及时划定保护区。

保护区立标方面,2019年11月底前,完成10个地表水型县级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2020年年底前,完成地下水型县级 、农村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

保护区隔离防护设施方面,2019年年底前,分批开展物理隔离网建设;对需整改的穿越水源地国省道桥梁,设置防撞护栏、事故导流槽和应急池;对穿越保护区的输油、输气管道及防泄漏设施实施保护监管;

同时,对突出环境问题清理整治。2019年11月底前,完成16个地表水型县级及以上水源地各类环境问题整治;2019年年底前,完成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建设项目 、违法网箱养殖等环境违法问题排查;完善水源地保护协调联动机制,推进联合执法监督;重点针对崂山水库、大沽河水源,加快实行汇水区域测土配方施肥,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严格执行“户集、村收、镇运、区(市)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处理机制,严禁在水源地处理生活垃圾。

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增强优质水资源调配保障能力也是重点任务之一,主要涉及客水水质、本地水源水质保障和供水水质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增强外来水资源保障能力。积极协调省水利厅等部门加大对本市优质客水调引量;实施黄水东调青岛承接工程。积极配合论证实施南水北调胶东续建、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南滨海线调水及其配套工程。

优化调配本地水资源 。通过开展引调水工程建设、八库临时调蓄、多水库多水源联合调度等方式 ,构建市域水网,确保城乡供水安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水平。

保障供水水质。增加供水厂深度处理设施;根据源水水质情况,供水厂采取必要应急措施,确保供水达标 。2019年年底前,完成24座主要城市供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改造。

每年一次风险源全面排查

据介绍,方案明确,有效防范水环境风险,主要包括风险源识别、监测监控、应急处置等方面。

强化风险识别与防范。每年组织一次风险源全面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档案 ,动态更新;2020年11月底前,完成对需整改的7座普通国省道桥梁和4座高速桥梁环保设施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 ;完成输油、输气管道及防泄漏设施保护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

强化风险预警监控。加强水源水质自主监测,制定水质监督性监测计划,重点指标监测结果实行部门互通制度;2019年年底前,对大沽河水源地和棘洪滩水库设置预警监控断面;2020年11月底前,完成18处县级以上水源地视频监控设施安装,并与水厂、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时监控环境风险。

强化应急处置能力。2019年年底前,开展水源地风险评估,制定《青岛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关区(市)做到“一区(市)一案”;县级以上水源地管理机构做到“一源一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演练。

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和设施建设。县级以上水源地完善应急物资储备,建设工程设施,构建“风险源—连接水体—取水口”三级应急防控体系。

城市信报记者 项皓 通讯员 彭文辉张建峰

新闻推荐

辛安片区:性价比高受刚需青睐 探访新兴片区

辛安片区位于西海岸东部腹地,自古商贾云集,商贸繁荣,明朝宣德年间设立的辛安大集历时500余年兴盛不衰,商业氛围成熟。但由于...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