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民众,扫除文盲 ——上世纪30年代轰动一时的民众教育

半岛都市报 2018-07-31 02:35 大字

翟广顺

1929年南京政府接管青岛伊始就提出,“青岛教育要恢复固有的本能,施行基本工作,唤起民众”(赵正平:《青岛教育的过程》,载《青岛教育》第1期,1929年9月)的要求,并出于扫除成人文盲、推行识字运动的直接目的,于1929年11月制发了《青岛市识字运动宣传委员会规程》,自此“渐次扩充”,基本形成了“以民众学校为主体,旁及各种补习教育、通俗教育及民众体育等”的社会教育体系。1929年,青岛社会教育费达到20600元,比北洋政府时期增长了18580元,幅度接近10倍。至1933年,青岛城乡用于社会教育的经费占教育总支出的比例由4%增加到11%以上。“九一八”事变后,为适应国难救亡运动,1933年青岛市自觉“非选择需要,分别缓急,鲜克有济”,确定了5项民众教育目标:爱国观念、公民道德、识字能力、科学常识、生活技能。

事实上,南京政府前期青岛的社会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涉及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等领域。青岛市教育局在工作报告中称:社会教育“有民众学校、半日学校、短期小学班、职业补习学校、职工补习学校、女子补习学校、盲童学校、公共体育场、民众教育馆、民众阅报牌、民众问字处等”。

从青岛社会教育的实际运作看,又可分成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种形式。学校式以开办民众补习学校为主,社会式利用民众教育馆进行,家庭式则通过中学生和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自家和邻居中开展。

1929年8月,青岛市政当局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民众学校办法大纲,“为救济失学民众,使识字读书并授以党义及普通常识、职业常识起见,设立民众学校若干所,隶属于青岛特别市教育局”。随着民众学校的不断发展,特别是1931年华北局势的恶化,青岛民众学校的办学宗旨进一步明确“为救济失学民众,使能识字、读书,并授以生计,组织自卫各种知识”。

作为传授简易知识的学校式教育,第一期称为“民众补习学校”,借用市立小学校舍共开办了17所,教职员均由各小学教师兼任,招收学生为年龄在15~50岁之间的无文化者,不分性别,每日晚6时以后上课2小时,星期日酌量授课,学期5个月。授课按其程度分甲、乙两级,甲级为略识字者,课程为党义、国语(识字、写字、写信)、算术(珠算、笔算、记账)、音乐、体育等;乙级为不识字者,课程增加常识。学生所用书籍、石板、算盘等用品,皆由政府无偿提供。办学所用经费由教育局按校下发,每月12元,其中用于教师的兼课津贴每月为5元。这项面向大众的补救性教育活动,很快得到了社会团体的拥护,“自行办理”的私立民众学校有14所。这样,青岛市首期民众补习学校共计31所、34个班,招收学生1431名(其中私立民众学校569名),毕业994名(其中私立民众学校375名),毕业率接近70%。

1930年5月,青岛市第二期民众学校开学。自本期始,民众补习学校改称民众学校,修业期限改为4个月,每年举办两期。第二期市立民众学校设置32所,实际开课19所,有教职员52名,招收24个班、1202名学生。3所私立民众学校分别设于四方、宋哥庄、河西小学大水清沟分校等市立小学校内,有教职员4名,招收4个班、137名学生。

第一到四期民众学校分市立和私立两类,自1932年第5期起分市区和乡区两类。青岛市政当局在市区指定市立和私立小学承担,另外在部分有条件的办事处设立专门民众学校;在乡区附设于各小学一个班。第五期共开办28所民众学校(其中市区11所,乡区17所),教职员67名,招生1140名。为兼顾入学者的生计、生活实际,上课时间分日间、晚间两类,日间班定在午后4时至6时,晚间班为7时至9时。无职业者入日间班,有职业者入晚间班。民众学校校长“由所在地小学校长兼任”,教师则由“所在地小学教员兼任或由各校校长聘任”。市政府对办学“成绩优异者”每期发给补助费12~20元。

自1934年10月第10期民众学校起,青岛市政当局进一步“确定民教方针”,经费改为按班核拨,每班每月12元。1936年进一步确定为,民众补习学校经费“每年编列预算,由市库支拨”,分经常费和临时费两类。是年,民众学校经常费按每期每班70元的标准核拨。民众学校的经常费多用于教务人员的额外收入,公用经费占比很少,尤其是教具、学具列入临时费开支,难以形成固定资产。

1934年,青岛市政当局提出3年内扫除全市文盲,“普及民众利用学校之师资设备实施民教”,并确定“民众教育以民众学校为中心”,为此颁行了《青岛市市立民众学校暂行规程》《青岛市强迫民众入学办法》《民众学校留生办法》《青岛市学生推广民众教育办法》等法规,民众教育更趋规整,民众学校课程设置更趋完善。

新闻推荐

青岛市工商局、市消保委发旅游消费提醒 遇恶意推荐?咱见招拆招

半岛记者王媛报道本报7月30日讯旅游旺季来临,针对近期消费者投诉和媒体反映的游客被出租车司机介绍到酒店、海滨景...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